《东风第一枝 壬戌十二月二十日立癸亥春,和梅溪韵》
时间: 2025-01-20 00:43: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接福催题,行台列戏,岁时能记乡土。
旧游无梦寻踪,暇日有松闭户。
葭灰竹管,是静里知窥春处。
更底事词笔干卿,看取水痕烟缕。
寒日短烛迎俊句。清夜永酒浇孤绪。
岁朝十日催人,笛月几番问侣。
江南花早,渐次第明年听雨。
正好鸟唤起春来,切莫又呼春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通过描绘对春天的期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提到在寒冷的冬日,默默等待着春天的降临。旧时的游玩不再,但在悠闲的日子里,诗人仍然感受到自然的气息。他用竹管吹奏,静静地期待春天的到来,流露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提到的寒日、短烛和孤独的酒,体现了诗人在岁末年初时的孤独与思考。同时,诗人也提醒自己,要珍惜春天的来临,不要再次错过。
注释:
- 接福催题:意为迎接好运和福气,催促创作灵感。
- 行台列戏:行台指临时设置的台子,列戏指表演,暗指诗人生活的变迁。
- 暇日:闲暇的日子,空闲时间。
- 葭灰竹管:用芦苇和竹子制成的乐器,象征自然和恬静。
- 水痕烟缕:水墨画中的痕迹,象征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 笛月:以笛声问候月亮,表达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在诗词领域有一定的建树,作品多表现对自然、故乡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壬戌年十二月,正值冬末春初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以“接福催题”引出主题,营造出一种期待的氛围。接着,诗人回忆起旧日的游玩,虽然没有梦境的追寻,却在悠闲的日子中找到了与自然的联系。“葭灰竹管”暗示着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春天的渴望,竹管的声音似乎能唤醒沉睡的春天。
诗中提到“寒日短烛”,反映出岁末的寒冷与孤独,诗人用酒来浇灌孤独的思绪,表现出一种沉思与感伤。随着“岁朝十日催人”的出现,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匆忙,仿佛春天就在眼前,而“江南花早”的描写则进一步营造出春天即将来临的美好景象。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接福催题,行台列戏:诗人期待着好运和灵感,生活如同戏台般变幻。
- 岁时能记乡土:时光流逝,乡愁依旧。
- 旧游无梦寻踪:旧日的游玩已成回忆,无法再寻。
- 暇日有松闭户:在闲暇的日子里,诗人闭门思索,感受自然。
- 葭灰竹管,是静里知窥春处:用竹管吹奏音乐,静谧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更底事词笔干卿,看取水痕烟缕:诗人希望用笔记录下这一刻的美好。
- 寒日短烛迎俊句:在寒冷的冬日,烛光照亮了诗人的灵感。
- 清夜永酒浇孤绪:在漫长的夜晚,酒浇灌着孤独的情感。
- 岁朝十日催人,笛月几番问侣:岁末的时光催促人们思考,笛声问候着月亮。
- 江南花早,渐次第明年听雨:江南的花朵早早盛开,期待来年春雨的滋润。
- 正好鸟唤起春来,切莫又呼春去:希望春天如鸟鸣般到来,不要再错过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戏台,表现出生活的变幻。
- 拟人:春天似乎在等待被唤醒,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上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故乡的思念,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春: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 竹管:代表着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寄托了对音乐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孤酒: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思考,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澜。
- 鸟:作为春天的使者,唤醒了对春天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葭灰竹管”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春天的气息
- C. 旧游的回忆
-
诗人用什么来浇灌孤独的情感?
- A. 诗句
- B. 酒
- C. 音乐
-
“江南花早”暗示了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冬天的结束
- C. 诗人的忧伤
答案:1-B,2-B,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对比姚华的《东风第一枝》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两者均描绘春天的美景,但姚华更多关注个人情感与思考,而张若虚则表现出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华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与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