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压雪江山亦老》

时间: 2024-12-31 16:02:19

压雪江山亦老,迎春草木俱新。

雪销春去逐飞轮。

谁识静中机运。

浊浊坝头泥土,攘攘市上风尘。

为何不住往来人。

都被利名淘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压雪江山亦老 作者:陈德武 〔宋代〕

压雪江山亦老,迎春草木俱新。雪销春去逐飞轮。谁识静中机运。浊浊坝头泥土,攘攘市上风尘。为何不住往来人。都被利名淘尽。

白话文翻译:

大雪压境,江山似乎也显得苍老;春天来临,草木却都焕然一新。雪融化后春天离去,如同追逐飞驰的车轮。谁能理解在宁静中蕴含的时机和变化。浑浊的泥土在坝头堆积,市集上人来人往,风尘仆仆。为何人们不停地来来往往?都是被名利所驱使,最终被名利所消磨。

注释:

  • 压雪:指大雪覆盖。
  • 江山亦老:形容大雪使得自然景观显得苍老。
  • 迎春:迎接春天的到来。
  • 俱新:都显得新鲜、生机勃勃。
  • 雪销春去:雪融化后,春天也随之离去。
  • 逐飞轮:比喻春天如同飞驰的车轮一样迅速离去。
  • 静中机运:在平静中蕴含的时机和变化。
  • 浊浊:浑浊的样子。
  • 坝头泥土:指河坝边的泥土。
  • 攘攘:形容人多嘈杂。
  • 市上风尘:市集上的喧嚣和尘土。
  • 不住往来人:人们不停地来来往往。
  • 利名淘尽:被名利所消磨殆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德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至今,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西江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冬春交替的季节创作的,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引发了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思考,特别是对人们追逐名利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以冬春交替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压雪江山”与“迎春草木”的对比,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诗中“雪销春去逐飞轮”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短暂和无常,暗示了人生的匆匆和世事的无常。后两句通过对市井生活的描绘,揭示了人们为了名利而忙碌不休,最终却被名利所消磨的悲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压雪江山亦老”:大雪覆盖,使得江山显得苍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 “迎春草木俱新”:春天来临,草木都显得新鲜,生机勃勃,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
  • “雪销春去逐飞轮”:雪融化后,春天也随之离去,比喻春天如同飞驰的车轮一样迅速离去。
  • “谁识静中机运”:在平静中蕴含的时机和变化,暗示了人生的不可预测和世事的无常。
  • “浊浊坝头泥土”:形容泥土的浑浊,可能暗指社会的混沌。
  • “攘攘市上风尘”:市集上人来人往,风尘仆仆,形容市井的喧嚣。
  • “为何不住往来人”:人们不停地来来往往,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疑问。
  • “都被利名淘尽”:最终都是被名利所消磨殆尽,揭示了名利的虚无和人生的悲哀。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压雪江山亦老”,将江山拟人化,显得苍老。
  • 对比:如“压雪江山亦老”与“迎春草木俱新”形成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变迁。
  • 比喻:如“雪销春去逐飞轮”,将春天的离去比喻为飞驰的车轮。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特别是对人们追逐名利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压雪江山:象征着冬天的严寒和自然的苍老。
  • 迎春草木: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自然的更新。
  • 市上风尘:象征着社会的喧嚣和人生的忙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雪销春去逐飞轮”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比 D. 排比 答案:B

  2. 诗中“为何不住往来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现象的疑问? A. 自然界的变迁 B. 人们的忙碌 C. 社会的喧嚣 D. 名利的虚无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都被利名淘尽”揭示了什么? A. 名利的虚无 B. 人生的悲哀 C. 社会的混沌 D. 自然的更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陈德武的《西江月》与苏轼的《江城子》: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 陈德武的《西江月》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但前者更多表达了对名利的批判,后者则更多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德武的这首《西江月》,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