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时间: 2025-01-19 21:49: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作者:朱熹 〔宋代〕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
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
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白话文翻译:
富贵的人生活快乐,贫贱的人却难以忍受忧愁。
谁能知道通向天路是多么的幽深险阻,互相依靠才能酬报。
请看看东门的黄犬,再听听华亭的清啼,
千古的遗恨是难以收回的。
何不如鸱夷子,散发着悠然,划着扁舟。
鸱夷子成就了霸业,心中有着丰厚的谋划。
投身于千乘的卿相,归来时只带着钓鱼的钩。
春天的白昼五湖烟浪起伏,秋天的夜晚月光照耀,
除此之外,尽是无尽的悠闲。
我愿永远抛弃人间的事,追寻我的道理,归隐于沧海之洲。
注释:
- 鸱夷子:指的是楚国的一位隐士,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 千乘卿相:形容地位显赫的官员,千乘指的是车马的数量,卿相则是指高官显贵。
- 沧洲:是一个传说中的理想隐居之地,象征着归隐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熹(1130年-1200年),字仲明,号晦庵,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他的理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朱熹的诗词通常蕴含着深厚的哲理,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朱熹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面对社会的纷扰与个人的追求,他通过诗词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此诗反映了他对富贵与贫贱、世俗与隐逸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朱熹在诗中通过对富贵与贫贱、世俗与隐逸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诗的开头,朱熹以富贵与贫贱为切入点,探讨了人们在不同境遇下的心理状态。富贵的人享受着生活的快乐,而贫贱的人则承受着生活的种种忧愁。接着,诗人引入“天路幽险”的意象,暗示人生路途的艰难和不易。东门的黄犬与华亭的清啼,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遗憾。
在诗的后半部分,朱熹转而提及“鸱夷子”,这一意象是诗人理想化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他认为,成就霸业固然重要,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才是人生的真正追求。最后,诗人以春昼五湖烟浪和秋夜云月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意境,反映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永弃人间事”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了对富贵与贫贱的思考,展示了人们在不同境遇下的生存状态。
- 第二联引入“天路幽险”的意象,暗示人生的艰难与不确定性。
- 第三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遗憾的感慨。
- 第四联承接前面的情感,提出理想化的人生选择,向往自由与自然。
修辞手法:
- 对比:富贵与贫贱的对比,以及隐逸与功名的对比,强化了诗人的思考深度。
- 意象:使用自然景象(如烟浪、云月)来衬托内心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理想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犬: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平凡。
- 华亭清唳:象征着灵魂的呼唤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鸱夷子:象征着理想的隐士生活,代表着超脱世俗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鸱夷子”指代什么? a) 高官显贵
b) 隐士
c) 诗人 -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功名的追求
b) 对世俗的淡泊与对自由的向往
c) 对爱情的思考 -
诗的开头讨论了什么? a) 生活的乐趣
b) 富贵与贫贱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朱熹的《水调歌头》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有所不同。朱熹强调了隐逸与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推崇豪放的饮酒和享乐,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 《朱熹全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