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七》

时间: 2025-01-06 07:51:01

几日春愁无意绪,撚金剪绥慵拈。

小楼终日怕凭阑。

一双新泪眼,千里旧关山。

苦恨碧云音信断,只教征雁空还。

早知盟约是虚言。

枉裁诗字锦,悔寄泪痕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几日春愁无意绪,撚金剪绥慵拈。
小楼终日怕凭阑。
一双新泪眼,千里旧关山。
苦恨碧云音信断,只教征雁空还。
早知盟约是虚言。
枉裁诗字锦,悔寄泪痕笺。

白话文翻译:

最近几天感到春天的愁苦,心中没有任何情绪,
懒得去撚金线、剪绳带。
小楼里整天害怕倚靠栏杆。
一双泪眼流下,遥望千里之外的旧关山。
苦恨碧空的云朵,音信全无,只让征雁空自归。
早就知道那盟约只是空话。
白白裁剪诗句成锦,悔恨寄出泪痕的信笺。

注释:

  • 撚金剪绥:撚金是指编织金线,剪绥是剪裁绳带,表示诗人因心情低落,对这些细致活计感到懒惰。
  • 凭阑:倚靠栏杆,表现出一种无所依靠的孤独感。
  • 新泪眼:刚刚流下的泪水,传达出诗人的悲伤情绪。
  • 碧云:指蓝天上的白云,象征着遥远的思念。
  • 征雁:指归来的大雁,通常象征着远方的信使。

典故解析:

  • 千里旧关山:可能指的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或与爱人之间的距离,常见于古诗词中表达离愁别绪。
  • 盟约:古代常以盟约表明爱情的坚定,但这里表达出失落与虚幻,反映了情感的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宋代词人,字惟贞,号逸叟。他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描写离愁别恨,常以柔美的语言表达深情厚意。

创作背景:

《临江仙 其七》创作于作者的离别之际,表达了在春日中因思念而产生的愁苦情绪。诗中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写,映衬了内心的孤寂与失落。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其七》是一首充满愁苦与思念的词作。开篇以“几日春愁无意绪”引入,直接表明了诗人春天的无奈与愁苦,这种情绪在春日的美好背景下显得格外刺眼。春天本应是生机盎然的季节,但诗人却因为思念而无法投入其中,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撚金剪绥慵拈”,描绘了诗人因心情低落而对生活的漠然,这种无所适从感在小楼中愈演愈烈。诗人对栏杆的“怕凭”表现出一种无依无靠的孤独感,增添了悲伤的气氛。接着“新泪眼,千里旧关山”更是将愁苦推向高潮,泪水与遥远的关山相结合,象征着深切的思念与无法跨越的距离。

在后半部分,诗人对“碧云音信断”的叹息,传达出对远方爱人音信全无的苦恼,正如“征雁空还”所暗示的那样,归雁虽然归来,心中的思念却始终无法得到回应。最后,诗人对盟约的失望与后悔,体现了对过往情感的反思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细腻,充分展现了朱敦儒对爱情的理解与思考,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日春愁无意绪:几天来春天的愁苦让我无心情。
  2. 撚金剪绥慵拈:懒得去做这些细致的活计。
  3. 小楼终日怕凭阑:整天在小楼里害怕倚靠栏杆。
  4. 一双新泪眼,千里旧关山:泪眼流下,遥望那遥远的旧山河。
  5. 苦恨碧云音信断:苦恨那碧空里的云朵,音信全无。
  6. 只教征雁空还:只让归来的雁飞回。
  7. 早知盟约是虚言:早就知道那盟誓都是空话。
  8. 枉裁诗字锦,悔寄泪痕笺:白白裁剪诗句寄出,悔恨泪痕的信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春愁,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拟人:将云朵赋予情感,表现出诗人的失落。
  • 对仗:如“新泪眼”与“旧关山”,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愁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思念与对情感虚幻的无奈,展现了情感的脆弱与人生的孤独,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愁:象征着思念与孤独,在生机勃勃的春天,反衬出内心的凄凉。
  • 新泪眼:代表着新的悲伤,象征着思念的深切。
  • 碧云:象征着遥远与音信的断绝,增添了诗的愁苦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几日春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愤怒
    • D) 高兴
  2. “早知盟约是虚言”中“盟约”指的是什么?

    • A) 诗词
    • B) 朋友
    • C) 爱情承诺
    • D) 春天
  3. 诗人对“征雁”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期待
    • B) 怀念
    • C) 失落
    • D) 感恩

答案:

  1. B) 忧伤
  2. C) 爱情承诺
  3. C)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与朱敦儒的《临江仙 其七》均表现了女性思念与离愁,但李清照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朱敦儒则通过景物与内心的对比,加深了离愁的厚度。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朱敦儒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