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其一 除夕》

时间: 2025-01-21 09:19:42

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

有个人人领略春,粉澹红轻注。

深劝玉东西,低唱黄金缕。

捻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其一 除夕》
作者:朱敦儒〔宋代〕

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
有个人人领略春,粉澹红轻注。
深劝玉东西,低唱黄金缕。
捻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新年的到来和除夕夜的景象。江边看到了新年的气息,年夜里听到春雨轻轻落下。有人在这里领略春天的美好,淡淡的粉红色花瓣飘落。深情劝说玉器和东风,低声唱着金色的旋律。唯有捻着梅花,满心愁苦,酒尽人散,大家都回去了。


注释

  • 江上:指江边,代表自然景色。
  • 年夜:指除夕夜,春节前的晚上。
  • 春雨:暗指春天的雨,象征新生与希望。
  • 粉澹:粉色的云彩或花瓣,形容春天的柔美。
  • 黄金缕:指金色的丝线,形容音乐的轻柔动人。
  • 梅花:梅花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这里暗示着诗人的孤独和愁苦。

典故解析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梅花常被赋予坚韧和高洁的情操,是冬春之际最先绽放的花,象征着希望和坚贞。
  • 春雨:春天的雨水象征着万物复苏,给人以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仲明,号白云,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丽脱俗,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相结合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除夕,表达了对新年的期盼和对离别的愁苦,蕴含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卜算子 其一 除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描绘了除夕夜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场景。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了春雨滋润大地的生机,暗示着新年的到来。开篇的“江上见新年”,用江边的景色引出新年主题,清新自然,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诗中提到“有个人人领略春”,则表达了对新年美好的期待与渴望。接下来的“粉澹红轻注”,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色彩,更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然而,随着词的推进,情感逐渐转向深沉,尤其是“捻底梅花总是愁”,将愁苦的情感引入,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酒尽人归去”一句,刻画了除夕夜的孤独感,朋友们聚会的欢愉已然结束,剩下的只是满心的惆怅与思念。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交融,展现了新年带来的希望与失落,情感深邃而又真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见新年:描绘新年到来的场景,暗示春天的气息。
  2. 年夜听春雨:在除夕夜,听到春雨声,增添了氛围。
  3. 有个人人领略春:有人在此刻感受春天的气息,象征对生活的热爱。
  4. 粉澹红轻注:春天的花朵轻轻飘落,描绘出春天的柔美。
  5. 深劝玉东西:劝说朋友珍惜美好时光,暗喻友情的珍贵。
  6. 低唱黄金缕:轻声吟唱,象征温柔的情感。
  7. 捻底梅花总是愁:梅花象征孤独与愁苦,表达深情的思索。
  8. 酒尽人归去:酒饮尽了,朋友们都已离去,留下孤独的诗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雨”比作生命的源泉,寓意新生。
  • 拟人:春雨的轻柔像是有感情的存在,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着新年与愁苦,表现了人们在欢庆新年时的期待与内心的孤独,既有对未来的期望,也有对过往的追忆,情感深邃而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流动的时间和生活。
  2. 春雨:新生、希望和生命的象征。
  3. 梅花:孤独、高洁与坚韧的象征。
  4. :代表欢聚与离别,承载着友情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朱敦儒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A. 喜庆
    B. 孤独
    C. 富贵

  3. “酒尽人归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失落
    C. 忧愁


答案

  1. B. 朱敦儒
  2. B. 孤独
  3. B.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朱敦儒的《卜算子 其一 除夕》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新年的感慨,但朱敦儒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孤寂,而苏轼则侧重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与壮阔的景象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