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和海盐尉范行之)》
时间: 2025-01-06 08:07:04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水调歌头(和海盐尉范行之)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平生看明月,西北有高楼。
如今羁旅,常叹茅屋暗悲秋。
闻说吴淞江上,有个垂虹亭好,
结友漾轻舟。
记得蓬莱路,端是旧曾游。
趁黄鹄,湖影乱,海光浮。
绝尘胜处,合是不数白萍洲。
何物陶朱张翰,劝汝橙薤鲈脍,
交错献还酬。
寄语梅仙道,来岁肯同不。
白话文翻译:
我平生常常仰望明月,西北方有栋高楼。
如今身处异地,常常感叹茅屋昏暗,悲叹秋天的来临。
听说吴淞江上有个美丽的垂虹亭,
可以结识朋友,乘舟泛游。
记得曾经游玩的蓬莱路,正是我以前游历过的地方。
趁着黄鹤飞舞,湖面波光荡漾,海面上浮现光影。
远离尘世的胜地,莫过于白萍洲。
陶渊明和张翰这两位名士有什么美好的事物,
劝你品尝橙子、薤蒜和鲈鱼,
互相赠送礼物以表谢意。
我寄语梅仙,明年是否能够一起游玩呢?
注释:
- 羁旅:指在外游历或居住,流浪的意思。
- 茅屋:指用茅草搭成的简陋房屋。
- 垂虹亭:亭子名,形状像彩虹,寓意美好。
- 蓬莱路:指通往蓬莱仙境的道路,象征着美好和理想。
- 黄鹄:指一种鸟,象征自由和高远的志向。
- 陶朱: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象征田园生活。
- 张翰:张翰,古代文人,象征高洁的志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多描写人生的哲理和自然的美,常有抒情和游历的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身处异地之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友谊的渴望。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反映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通过描绘明月、高楼、江亭等自然景物,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友谊的向往。诗中“平生看明月,西北有高楼”开篇引入,既是对明月的欣赏,也是对高楼的思考。接下来的“如今羁旅,常叹茅屋暗悲秋”则表现了作者对孤独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中描绘的“吴淞江上,有个垂虹亭好,结友漾轻舟”则展现了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愿景,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趁黄鹄,湖影乱,海光浮”一句,使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湖面波光粼粼,黄鹄在空中飞翔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丽。而“绝尘胜处,合是不数白萍洲”则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几句则用陶渊明和张翰两位文人的事例,表现了诗人对友谊和生活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看明月,西北有高楼:开篇以明月引入,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喜爱,西北的高楼则暗示了遥远的思念。
- 如今羁旅,常叹茅屋暗悲秋:描述了诗人身处异地的孤独感,茅屋暗示了生活的简陋和愁苦的心境。
- 闻说吴淞江上,有个垂虹亭好,结友漾轻舟:向往与友人相聚的美好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
- 记得蓬莱路,端是旧曾游:提到曾经游玩过的地方,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 趁黄鹄,湖影乱,海光浮:生动的意象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 绝尘胜处,合是不数白萍洲:表达诗人对理想境地的向往。
- 何物陶朱张翰,劝汝橙薤鲈脍:通过名人引出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劝友人品尝美食。
- 寄语梅仙道,来岁肯同不:寄托了对友人的期望,希望明年可以再次相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垂虹亭”比喻美好的景象。
- 拟人:如“湖影乱”赋予湖面以生动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形成对仗之美,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乡与美好。
- 高楼:象征遥远的思念。
- 垂虹亭:象征友谊与聚会的美好。
- 黄鹄:象征自由与高远的理想。
- 白萍洲:象征理想与安宁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北有高楼”指代了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诗人思念的地方
C. 诗人在旅行中见到的建筑
答案:B -
“趁黄鹄,湖影乱,海光浮”中描绘了什么场景? A. 自然的宁静
B. 友人的聚会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陶朱和张翰象征了什么? A.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以明月为主题,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 李白《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意境相近。
诗词对比:
- 朱敦儒的《水调歌头》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以月亮和旅途为题材,但朱敦儒更侧重于友谊的描绘,而苏轼则更倾向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宋词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