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随王殿下诗 十四
作者: 谢朓 〔南北朝〕
分悲玉瑟断。
别绪金樽倾。
风入芳帷散。
缸华兰殿明。
想折中园草。
共知千里情。
行云故乡色。
赠此一离声。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悲伤的乐音如同玉瑟断裂,离别的情绪如同金樽倾倒。微风吹入香气四溢的帷帐,缸中的兰花在殿内显得格外明亮。我想要折下中园的草,大家都知道我心中千里之外的情感。飘动的云彩映照着故乡的颜色,赠送给你这声离别的叹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瑟:一种古代乐器,象征美好的音乐。
- 金樽:金制的酒杯,象征美好的酒宴。
- 芳帷:香气四溢的帷帐,常用于宴会或居室装饰。
- 缸华:缸中盛开的兰花,典雅而美丽。
- 中园草:指中庭的草,象征自然之美。
- 千里情:指远隔千里而生的思念之情。
- 行云:流动的云,常用来比喻飘忽不定的事物或情感。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玉瑟”和“金樽”均为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意象,象征高雅的生活和情感。
- “行云故乡色”表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云彩常被用来象征漂泊和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朓(约464年-499年),字景仁,号宛丘,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出生于南朝梁的一个士族家庭。他的诗歌以清新、典雅著称,常常抒发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和对故乡的思念。其作品常受到当时政治环境和个人情感的影响。
诗歌鉴赏
谢朓的《奉和随王殿下诗 十四》以细腻的情感刻画和优雅的意象构建,展现了深刻的离愁别绪。诗的开头“分悲玉瑟断”,以乐器的断裂引入悲伤的情感,直触离别的主题。接着“别绪金樽倾”,金樽倾倒象征着离别时的欢愉与悲伤交织,恰如酒杯倾倒后无法再次盛满的失落感。
“风入芳帷散”,微风轻拂,带走了香气,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流逝和无常。后面的“缸华兰殿明”则通过描绘兰花的美丽,将思念的情感与自然之美相结合,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想折中园草”,渴望折草的举动,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而“共知千里情”则强调了与友人之间的心灵感应,尽管相隔千里,彼此的情感依然紧密相连。最后“行云故乡色”,行云寄托了漂泊的无奈,而故乡色则是对故乡的深情回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谢朓作为南北朝时期杰出诗人的艺术才华以及对人生和情感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分悲玉瑟断:悲伤的乐音如同玉瑟断裂,暗示离别带来的痛苦。
- 别绪金樽倾:离别的情绪如同金杯倾倒,象征美好时光的结束。
- 风入芳帷散:微风轻拂,香气四散,暗喻离别时的无奈和美好时光的流逝。
- 缸华兰殿明:缸中的兰花在殿内显得格外明亮,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对美的追求。
- 想折中园草:渴望折下中园的草,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共知千里情:尽管相隔千里,彼此的情感依然紧密相连。
- 行云故乡色:飘动的云彩映照着故乡,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
- 赠此一离声:将这声离别的叹息赠予友人,表达深情的告别。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瑟断”比喻悲伤的情感,通过乐器传达情绪。
- 拟人:风和云被赋予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分悲”和“别绪”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深情,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人的情感状态与人生观念。诗人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际关系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瑟:象征美好的音乐与情感的纯洁。
- 金樽:象征丰盛的生活与离别的惆怅。
- 芳帷:象征优雅和美好时光的流逝。
- 缸华:象征自然之美与对家乡的思念。
- 行云:象征漂泊与无常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玉瑟”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的音乐
C. 友谊 -
“金樽倾”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 A. 高兴
B. 离别的惆怅
C. 祝福 -
诗中提到的“行云”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由
B. 对故乡的思念
C. 漂泊的无奈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以离别和思乡为主题,用更为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简单的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风格更为简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谢朓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