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炎光缺独雅。宗霸拯时伦。龙德待云雾。令图方再晨。岁远荒城思。霜华宿草陈。英威遽如是。徘徊歧路人。
白话文翻译:
炎热的阳光中,缺少了独特的雅致;宗室的霸主正拯救当世的伦常。龙的德行像云雾般神秘,令人期盼再度迎来清晨。岁月久远,荒凉的城池令人思念;霜华凝结在陈旧的草木上。英雄的威仪竟是如此,令我在岔路口徘徊不前。
注释:
- 炎光:炎热的阳光。
- 缺独雅:缺少了独特的雅致。
- 宗霸:指宗室的权贵或霸主。
- 拯时伦:拯救当世的伦理。
- 龙德:形容帝王的德行。
- 待云雾:像云雾一样等待着,形容一种渴望。
- 令图:指希望实现的图谋或理想。
- 岁远荒城思:岁月久远,荒城令人思念。
- 霜华:霜凝结的华彩,形容草木的状态。
- 徘徊歧路人:在岔路口犹豫不决的人。
典故解析:
- “龙德”可理解为对帝王德行的赞美,常用于古代诗歌中。
- “荒城”可能暗指历史上某个衰败的城池,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朓,字希声,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善于抒情,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动荡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谢朓的《奉和随王殿下诗 十三》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复杂的情感,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炎光”、“龙德”、“霜华”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人事的无常与历史的变迁。开头两句“炎光缺独雅”与“宗霸拯时伦”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表现了光景之美的缺失,后者则强调了当权者应担负的责任。接下来的“龙德待云雾”,更是将理想化的德行与现实的迷雾相对立,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期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岁远荒城思”和“霜华宿草陈”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荒城的意象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而霜华则象征了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英威遽如是”则加重了诗的情感冲突,英雄的威仪与个人的徘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与失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炎光缺独雅:当阳光炽热时,失去了独特的优雅。
- 宗霸拯时伦:宗族的霸主应当拯救这个时代的伦理。
- 龙德待云雾:帝王的德行如同云雾般飘渺,难以捉摸。
- 令图方再晨:希望的愿景在等待着新的清晨。
- 岁远荒城思:遥远的岁月中,荒凉的城池令人思念。
- 霜华宿草陈:霜华凝结在老草上,象征着岁月的沉淀。
- 英威遽如是:英雄的威风竟然如此。
- 徘徊歧路人:我在岔路口徘徊,难以选择。
修辞手法:
- 对比:如“炎光”与“独雅”的对比,强调了世事的无常。
- 意象:多种自然意象如“霜华”,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将“龙德”与“云雾”结合,赋予德行以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的孤独与迷茫,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复杂与深邃。
意象分析:
- 炎光:象征现实的炽热与压迫。
- 龙德:象征理想中的统治者的德行。
- 荒城:象征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无常。
- 霜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炎光缺独雅”中“雅”指的是什么? A. 美丽
B. 优雅
C. 高贵
D. 独特 -
“岁远荒城思”中“荒城”暗示了什么? A. 繁华
B. 破败
C. 战争
D. 和平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怀念与无奈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谢朓的诗更为内敛,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谢朓诗集》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奉和随王殿下诗 十三》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