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08 20:48:37

高阁敞华筵。

胜事年年。

彭郎墨妙最堪传。

北地甘瓜南土果,共落冰笺。

刺栗状同坚。

味欠回鲜。

佳名颂得转凄然。

如此江山如此会,争不留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高阁敞华筵。胜事年年。
彭郎墨妙最堪传。
北地甘瓜南土果,共落冰笺。
刺栗状同坚。味欠回鲜。
佳名颂得转凄然。
如此江山如此会,争不留连。

白话文翻译:

在高阁上摆开华丽的筵席,
每年都有胜景可赏。
彭郎的墨迹最值得传颂。
北方的甜瓜和南方的水果,
共同落在冰冷的纸笺上。
栗子的外形都像坚果,
但味道却不够鲜美。
美名的颂扬反而变得凄凉。
如此的江山,如此的聚会,
怎能不令人留连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高阁:高楼阁楼,指宴会举行的地方。
  • 华筵:华丽的宴席。
  • 彭郎: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擅长写诗。
  • 冰笺:冰冷的纸,形容清凉的果品。
  • 刺栗:一种坚果,外形坚硬。

典故解析:

  • “彭郎”指的是白居易,代表了古代文人雅士的风采,表现出对文人雅集的赞美。
  • “佳名颂得转凄然”可能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聚会的风俗,表现了对美好聚会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浪淘沙》是一首描绘宴会和情感的诗,诗中以高阁华筵为起点,逐步展开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诗人通过描绘北方的甘瓜与南方的水果,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丰盈和美好。而“刺栗状同坚,味欠回鲜”一句,则揭示了尽管外表坚固,内在却无法令人满足的对比,暗喻世事的无常与人心的失落。

整首诗在优雅的词句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特别是在提到“佳名颂得转凄然”的时候,诗人似乎在自问:那些曾经的美好,何以在时间的流逝中显得如此苍凉?这不仅是对宴会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的反思。

最后一句“如此江山如此会,争不留连”,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这种情感的共鸣,令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更加思考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阁敞华筵:描绘高楼上宽敞的宴席,展现出华丽的气氛。
  2. 胜事年年:指每年都有美好的事情发生,暗示时间的循环与不断的美好。
  3. 彭郎墨妙最堪传:赞美彭郎(白居易)的诗文才华,值得后人传颂。
  4. 北地甘瓜南土果,共落冰笺:描绘北方的甜瓜和南方的果实共同展现,象征自然的丰盈。
  5. 刺栗状同坚,味欠回鲜:外表坚硬的栗子,味道却不如人意,象征世事的表里不一。
  6. 佳名颂得转凄然:美好的名声在时间中变得凄凉,表达对美好消逝的惋惜。
  7. 如此江山如此会,争不留连:江山美好,聚会迷人,令人如何能舍得离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北地甘瓜南土果”,工整而富有节奏感。
  • 比喻:将聚会比作盛宴,借以表现人情之美。
  • 反讽:表面上赞美美好,实际上隐含忧伤。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流逝岁月的感慨,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短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阁:象征着文人雅集的场所,体现了高雅的生活方式。
  • 华筵:代表美好、丰盛的宴席,寓意着生活的精彩。
  • 甘瓜与果:象征丰收与自然的馈赠。
  • 冰笺:象征清凉的美好,暗示着清新与纯净,但也有脆弱之意。
  • 刺栗:代表坚硬的外表与内心的空虚,象征世事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彭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维

  2. “刺栗状同坚,味欠回鲜”这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情的感慨
    C. 对世事的失望
    D. 对美食的渴望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时光的流逝
    C. 友谊的珍贵
    D. 生活的乐趣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李清照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浪淘沙》更侧重于宴会的美好与惋惜,而《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更多地表达了离别的伤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