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时间: 2025-01-17 09:38:39

条风着野方蚕月,高树移阴又麦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条风着野方蚕月,高树移阴又麦秋。

白话文翻译:

微风吹拂,田野上正是蚕茧丰收的季节,而高大的树木投下阴影,麦子也正成熟了,秋天即将来临。

注释:

  • 条风:微风,轻柔的风。
  • :此处作“到达”或“影响”的意思。
  • 野方:田野,野外的地方。
  • 蚕月:指的是蚕的丰收季节,通常在农历的五月。
  • 高树:高大的树木。
  • 移阴:树木的阴影移动,说明时间的流逝。
  • 麦秋:麦子成熟的季节,秋天。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蚕月”和“麦秋”都是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节气,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生活状态。在古代,蚕桑业和麦作是重要的经济来源,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达对农村生活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民载,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抒发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业社会,诗人通过描写季节变迁和农事活动,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句》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出自然风光与农事活动的和谐景象。首句“条风着野方蚕月”通过“条风”和“蚕月”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轻盈、宁静的氛围,给人以恬淡的感受。微风轻抚着田野,恰似春天的轻歌曼舞,而蚕月则暗示着丰收的喜悦。接着“高树移阴又麦秋”,高大的树木投下的阴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交替。诗人在这两句中巧妙地运用对比,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秋天的成熟,展现了自然的轮回与生命的延续。

整首诗虽然字数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季节的变迁,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界的和谐,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条风着野方蚕月:微风拂面,田野上正是蚕的丰收季节。
  2. 高树移阴又麦秋:高大的树木投下阴影,麦子也已成熟,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现出生命的流转。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生命流转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条风:象征着轻松与自然的气息。
  • 野方:代表广阔的田野,体现自然的美好。
  • 蚕月: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高树:象征着时间的延续与生命的庇护。
  • 麦秋:象征着成熟与丰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蚕月”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高树移阴又麦秋”中的“移阴”表现了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风的方向
    • C. 田野的变化
    • D. 农作物的生长
  3.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伤感
    • B. 快乐
    • C. 思乡
    • D. 恬淡

答案:

  1. B. 夏天
  2. A. 时间的流逝
  3. D. 恬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自然与人居和谐的理想乡。
  • 杜甫《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国破家亡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吴民载的《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前者更多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后者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吴民载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