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余芝衫孝廉秋林觅句图》

时间: 2024-12-29 17:45:35

秋气满天地,先感诗人心。

此心何所著,随城成山林。

清泉泻激激,万木声森森。

野花无媚色,霜蛩有余音。

白云自来往,幽鸟间相寻。

翛然坐林下,抱膝惟长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气满天地,先感诗人心。
此心何所著,随城成山林。
清泉泻激激,万木声森森。
野花无媚色,霜蛩有余音。
白云自来往,幽鸟间相寻。
翛然坐林下,抱膝惟长吟。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气息充满了天地,首先感动了诗人的心。
这颗心所寄托的情感,如同城市变成了山林。
清澈的泉水奔流不息,万树的声音在林间回响。
野花没有娇媚的色彩,霜下的蟋蟀却有余音绕耳。
白云自然而来,幽静的鸟儿在空中相互寻找。
我悠然地坐在林下,抱膝而坐,尽情吟唱。

注释

  • 秋气:指秋天的气氛。
  • 诗人心:指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随城成山林:形容心中的情感随着城市的喧嚣而变得如同山林般宁静。
  • 清泉泻激激:形容泉水流动的声音清脆而有力。
  • 万木声森森:形容树林中各种树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 野花无媚色:指野花的色彩朴素,没有娇艳的美丽。
  • 霜蛩:霜下的蟋蟀,意指秋天的景象。
  • 白云自来往:形容白云悠然自得地飘荡。
  • 幽鸟间相寻:指安静的鸟儿在林中相互寻找。
  • 翛然:形容轻松自在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兰瑞,清代诗人,生于福建,著作颇丰,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诗中渗透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题余芝衫孝廉秋林觅句图》是一首描绘秋天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意境与美感。开篇即通过“秋气满天地”引入秋天的主题,展现了秋天的广阔和深远。接下来的“此心何所著,随城成山林”,则通过对比城市与山林,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宁静和自然的向往。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清泉泻激激”和“万木声森森”,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野花无媚色,霜蛩有余音”,不仅突显了秋天的自然特征,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翛然坐林下,抱膝惟长吟”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升华至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表明在自然的怀抱中,诗人通过吟唱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气满天地,先感诗人心:描绘秋天的气息弥漫在大地,首先触动了诗人的心灵。
    • 此心何所著,随城成山林:诗人的情感寄托何处,随着城市的喧嚣转向宁静的山林。
    • 清泉泻激激,万木声森森:清澈的泉水流淌声响,树林中树木的声音交织。
    • 野花无媚色,霜蛩有余音:野花的色彩朴素,霜下的蟋蟀发出余音。
    • 白云自来往,幽鸟间相寻:白云悠然飘动,幽静的鸟儿在林中寻找。
    • 翛然坐林下,抱膝惟长吟:诗人坐在树林下,抱膝而吟,心境悠然。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与城市、山林比喻,表达情感的转变。
    • 拟人:将白云、幽鸟赋予人类的动作,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清泉泻激激,万木声森森”,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秋气: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变化。
  • 清泉: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和内心的清澈。
  • 野花:象征自然的纯粹与真实。
  • 白云:象征自由与闲适,诗人的心境。
  • 幽鸟:代表着孤独与思考的伴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气满天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秋天的惋惜
    • B. 对秋天的热爱
    • C. 对城市的厌倦
  2. “翛然坐林下,抱膝惟长吟”描述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 A. 紧张
    • B. 悠然自得
    • C.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霜蛩”指的是什么?

    • A. 螳螂
    • B. 蟋蟀
    • C. 蜻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秋天的宁静,情感与陈兰瑞的诗相似,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诗词鉴赏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