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提举震三章》

时间: 2025-01-01 14:10:02

文弊莫如今,独存师古心。

汲深六经海,茹实百家林。

公有传贤笔,私无谀墓金。

晚年北山北,谁识醒中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黄提举震三章

文弊莫如今,独存师古心。
汲深六经海,茹实百家林。
公有传贤笔,私无谀墓金。
晚年北山北,谁识醒中吟。

白话文翻译:

当前文风最为败坏,只有那尊重古人的心志依然存在。
从浩瀚的《六经》中汲取深厚的知识,品味《百家》中的真谛。
公共场合有传承贤者的笔墨,而私下则没有谀辞和金钱的诱惑。
晚年时光在北山北,我的吟唱又有谁能够识得?

注释:

  • 文弊:文风的弊端或败坏。
  • 师古心:尊重古人、学习古人的心志。
  • 汲深:汲取、吸取深厚的知识。
  • 六经: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古代经典文献。
  • 百家林:指百家争鸣时期的诸子百家。
  • 传贤笔:传承贤者的文笔。
  • 谀墓金:谀词和金钱的诱惑。
  • 醒中吟:清醒时吟唱的诗句。

典故解析:

  • 六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六经》被视为正统经典,代表了儒家文化的基础。
  • 百家:指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包含了不同的思想流派,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多元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流露出对古典文化的尊重与思考,风格典雅,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挽黄提举震三章》创作于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但文风颓废的时代,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时俗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晰的结构和深刻的内容表现出诗人对文化和文风的思考。开篇“文弊莫如今”,直指当时文风的败坏,紧接着“独存师古心”则表明诗人依然怀有尊重古人的情怀。诗中的“汲深六经海,茹实百家林”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敬意,强调了从古典中汲取知识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是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在中间部分,诗人提到“公有传贤笔,私无谀墓金”,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中传承与贿赂现象的反思,强调了在公共领域应有的正直与清高。最后的“晚年北山北,谁识醒中吟”则流露出对孤独与无奈的感慨,表现出诗人晚年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渴望被理解的心态。

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古文化的敬仰和对当下社会的不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作品充满哲理的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弊莫如今:现今文风的败坏程度前所未有。
  2. 独存师古心:唯有尊重古代文化的心志依旧存在。
  3. 汲深六经海:从浩瀚的经典中汲取知识与智慧。
  4. 茹实百家林:品味百家思想中的真实精华。
  5. 公有传贤笔:在公共场合中要有传承贤者的笔墨。
  6. 私无谀墓金:私下则应避免谄媚与金钱的诱惑。
  7. 晚年北山北:在北山北度过我的晚年。
  8. 谁识醒中吟:有谁能够识得我清醒时的吟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汲深六经海,茹实百家林”展现了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音韵之美。
  • 比喻:将知识比作海洋、树林,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其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与对当时社会文风败坏的失望,表达了诗人在文化传承中的坚定立场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六经:象征传统文化与知识的深厚。
  • 百家:象征思想的多元与丰富。
  • 北山:象征诗人晚年的隐居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经”指的是哪些经典? A. 《诗经》《书经》《礼记》《乐经》《春秋》《易经》
    B. 《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史记》《汉书》
    C. 《文心雕龙》《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

  2. 诗人对当时社会文风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批判
    C. 无所谓

  3. “谁识醒中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A. 自豪
    B. 孤独与渴望被理解
    C. 喜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思考,但王维的诗更为宁静淡泊,而陈著的诗则充满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