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移得溪边翠,来为庭下阴。
惜根存旧土,带笋助新林。
暗换萧萧叶,知虚寸寸心。
东风莫摇撼,培壅未应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栽竹的情景:从溪边移植翠竹,给庭院带来阴凉。诗人珍惜竹子的根部,保留在旧土中,让新竹能够茁壮成长。竹叶在暗处轻轻地变换,似乎在传达着诗人内心的虚无感。希望东风不要轻易摇动这些竹子,因为根基尚未扎深。
注释
- 移得:移植成功。
- 翠:形容竹子青翠的颜色。
- 惜根:珍惜竹子的根部。
- 存旧土:保留在原来的土壤中。
- 带笋:新竹生长出来的竹笋。
- 暗换萧萧叶:竹叶悄无声息地变换。
- 知虚寸寸心:知晓心中每一寸的虚无。
- 东风:春风,象征着生命和变动。
- 莫摇撼:不要摇动。
- 培壅未应深:培养和埋土的深度还不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质朴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作品多表现人文精神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梅尧臣在栽竹时所作,反映了他对植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对竹子的描绘不仅是对植物生长的观察,更是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和谢仲弓廷评栽竹》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的诗,诗人在栽竹过程中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珍视。诗的开头通过“移得溪边翠,来为庭下阴”,展现了栽竹的场景,生动地描绘了竹子给庭院带来的生机与阴凉。接下来的“惜根存旧土,带笋助新林”,则表现了诗人对竹子根部的珍惜,象征着对传统与根基的尊重。
诗中“暗换萧萧叶”的描写,表现了竹叶在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暗示着内心的丰富情感,同时也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最后一句“东风莫摇撼,培壅未应深”则蕴含了对未来的思考,提醒人们在生命的培育过程中,需稳扎根基,不可轻易动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移得溪边翠:将溪边的翠竹移植到庭院中,展示了竹子的美丽。
- 来为庭下阴:新竹为庭院带来了阴凉,体现了竹子的实用价值。
- 惜根存旧土:珍惜竹子的根,强调根基的重要性。
- 带笋助新林:新竹生长出竹笋,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发展。
- 暗换萧萧叶:竹叶在微风中轻轻摇动,表现出静谧的氛围。
- 知虚寸寸心:诗人反思内心的空虚,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东风莫摇撼:希望春风不要干扰新竹的生长,寓意对稳定的渴望。
- 培壅未应深:提醒人们在培育生命时要扎根稳固,增强生命的韧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与人们的生活、内心感受相联系,增强诗的深度。
- 拟人:竹叶的轻轻摇动,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惜根存旧土,带笋助新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根基与成长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重和对生命的思考。通过栽竹的过程,展现了对传统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深邃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竹: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溪水:代表着自然的滋养与生命的流动。
- 东风:象征着春天与新生,亦暗含变动与不稳定的隐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惜根存旧土”的意思是: A. 只关注新竹的生长
B. 珍惜竹子的根部
C. 不在意竹子的生长
D. 追求新奇的事物 -
诗人希望东风不要怎样? A. 摇动竹子
B. 吹来雨水
C. 带走阳光
D. 影响花开 -
诗中提到的“翠”指的是: A. 竹子的颜色
B. 竹子的形状
C. 竹子的高度
D. 竹子的香气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王维的竹子诗:梅尧臣的诗更加注重竹子的根与生长,而王维则更侧重竹子的意境与情感表达。两者虽同主题,却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梅尧臣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