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巧何年路,千峰乱入云。
瀑飞双涧合,崖断一桥分。
树色春犹冻,猿声夜或闻。
灵踪如可见,煮茗共炉熏。
白话文翻译
这条路是什么时候开通的呢?成千上万的山峰交错着直插云霄。瀑布从双涧倾泻而下,悬崖将一座桥隔开。树木的颜色在春天依然显得冰冷,偶尔能听到猿猴的叫声在夜里回荡。如果灵性的踪迹能够显现,我们就一起煮茶共度这温暖的时光吧。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巧:指自然的巧妙,可能指自然形成的道路。
- 千峰:形容山峰众多,气势恢宏。
- 瀑:瀑布;涧:山间小溪。
- 灵踪:灵性或神秘的踪迹。
- 煮茗:泡茶。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典故,但“煮茗”常用以描绘文人雅士的闲情雅致,表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学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山水诗闻名,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学可游历名山大川之际,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思考,表达了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愿望。
诗歌鉴赏
《石梁和韵》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的诗。诗的开头便提出了一个疑问:“天巧何年路”,引发读者对自然奇观的思考。接着以“千峰乱入云”描绘了巍峨的山峰,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雄伟。作者通过“瀑飞双涧合,崖断一桥分”的描写,生动地描绘了山水的交融与分割,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诗中使用了“树色春犹冻”这一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寒冷,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凄凉的气氛。最后以“灵踪如可见,煮茗共炉熏”结束,体现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宁静时光的愿望,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相辅相成,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巧何年路:自然的奇妙之路是什么时候开通的?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 千峰乱入云:山峰高耸入云,形象地勾勒出自然的壮丽。
- 瀑飞双涧合:瀑布从双涧汇聚而下,描绘出动感的水流与景象。
- 崖断一桥分:悬崖将桥分割,展现出大自然的险峻。
- 树色春犹冻:春天来临,但树木的颜色依然显得寒冷,暗示春意未浓。
- 猿声夜或闻:夜晚偶尔传来猿声,增添了自然的神秘感。
- 灵踪如可见:如果能看到灵的踪迹,表达对自然的渴望和向往。
- 煮茗共炉熏:一起煮茶,享受温暖的氛围,表达闲适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峰乱入云”将山峰比作破云而出的刀锋,体现其险峻。
- 拟人:如“猿声夜或闻”,使猿声具有人性化,增添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瀑飞双涧合,崖断一桥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文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自然的伟岸与雄伟。
- 水:代表生命与柔情。
- 树木:象征生命的延续与春天的希望。
- 猿声:暗示孤独与自然的灵动。
- 茶:象征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天巧何年路”,这是指什么?
A. 一条自然形成的道路
B. 一条古老的历史
C. 一条城市道路 -
“树色春犹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春天的温暖
B. 春天的寒冷
C. 春天的快乐 -
诗中的“灵踪”指的是什么?
A. 灵魂的踪迹
B. 自然的奇迹
C. 神秘的存在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自然之美,表现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 李白《庐山谣》:表达对庐山壮丽的赞美,情感同样深沉。
诗词对比
- 王维与王学可:王维的诗往往更为婉约细腻,而王学可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宏伟与人与自然的共生。
- 比较两位诗人的山水诗,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下的自然之美,感受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山水诗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精华》
- 《王学可诗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