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朝曲(一作鼓吹入朝曲)》

时间: 2025-01-01 13:26:44

金陵控海浦,渌水带吴京。

铙歌列骑吹,飒沓引公卿。

槌钟速严妆,伐鼓启重城。

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

日出照万户,簪裾烂明星。

朝罢沐浴闲,遨游阆风亭。

济济双阙下,欢娱乐恩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陵控海浦,渌水带吴京。
铙歌列骑吹,飒沓引公卿。
槌钟速严妆,伐鼓启重城。
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
日出照万户,簪裾烂明星。
朝罢沐浴闲,遨游阆风亭。
济济双阙下,欢娱乐恩荣。

白话文翻译:

金陵位于海边,清澈的水流环绕着吴国的都城。
铙歌和乐器声中,骑士们列队而行,呼唤着公卿们。
槌钟敲响,催促着人们赶紧打扮,战鼓声响起,开启了重重城门。
天子坐在玉制的案几上,脚踏剑履,仿佛云彩在行走。
日出时分,万家灯火辉煌,簪子和衣裳闪烁着星星般的光辉。
朝会结束后,沐浴过后悠闲自在,游览在阆风亭中。
在双阙下,欢歌笑语中享受着恩宠与荣耀。

注释:

  • 金陵:古地名,今南京。
  • :控制、俯瞰的意思。
  • 渌水:清澈的水。
  • 铙歌:一种乐器的声音,常用于庆典。
  • 飒沓:形容声音激昂、气氛热烈的样子。
  • :指城门,开启重城,表明盛大的场合。
  • 天子:指皇帝。
  • 玉几:用玉制成的案几,象征尊贵。
  • 剑履:象征武将的器具,表现出威武。
  • 阆风亭:古代的一种游览亭。
  • 双阙:指朝廷的高楼,象征权力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个性和诗风著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描写山水、饮酒、友情、爱情等。

创作背景:

《入朝曲》写于李白入朝为官的时刻,反映了他对朝廷生活的期待和对权力的向往。诗中描绘了金陵的美景和朝会的盛况,表现了诗人心中的豪情壮志与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诗歌鉴赏:

《入朝曲》以李白的独特风格展现了一个盛大的入朝场景,诗中充满了对权力与荣耀的渴望。开头两句勾勒出金陵这座城市的美丽与气势,渌水环绕,令人神往。接着,铙歌和乐器声的描写,不仅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氛围,更体现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尤其是“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一句,既描绘了皇帝的尊贵形象,又暗示了李白心中对权力的憧憬与理想。

诗的末尾,诗人描绘了朝会后的悠闲生活,表达了一种从容自得的心态,体现了他对自由与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在气势上雄浑,情感上又有淡淡的忧伤,反映了李白那种不羁的灵魂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陵控海浦,渌水带吴京:描绘金陵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景色,渌水清澈,给人以美的享受。
  2. 铙歌列骑吹,飒沓引公卿:形容盛大的仪式和热闹的场面,乐声起伏,引导着官员们进入朝廷。
  3. 槌钟速严妆,伐鼓启重城:描写城门的开启与人们的急切,暗示朝廷的庄重和威严。
  4. 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皇帝的威严与尊贵,表现出一种神秘而又豪放的气质。
  5. 日出照万户,簪裾烂明星:日出带来的光明照亮万家,象征着繁荣与希望。
  6. 朝罢沐浴闲,遨游阆风亭:表达朝会后的放松与享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7. 济济双阙下,欢娱乐恩荣:在权力的象征下,诗人享受着荣耀与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剑履若云行”,形象地描绘了皇帝的威风。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 夸张:如“日出照万户”,表现出朝廷生活的盛大气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朝廷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权力与自由之间的矛盾心态,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陵:寓意繁荣与美丽。
  • 渌水:象征清澈与纯净。
  • 铙歌:代表欢庆与热烈。
  • 天子:象征权力与尊贵。
  • 双阙:代表权势中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的字是什么?

    • A. 青莲
    • B. 太白
    • C. 玄宗
    • D. 霜华
  2. 诗中“金陵”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南京
    • C. 上海
    • D. 西安
  3. “剑履若云行”中的“剑履”指的是什么?

    • A. 战士的盔甲
    • B. 皇帝的鞋子
    • C. 武器
    • D. 旅行的工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 - 李白
  • 《夜泊牛津》 -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 《将进酒》与《入朝曲》:两首诗都表现了李白对生活的热情与对自由的追求,但《将进酒》更显豪放与洒脱,而《入朝曲》则包含了对权力与荣耀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