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淡淡双蛾疏秀。为谁频皱。
落花何处不春愁,料不是因花瘦。
锦字香笺封久。鳞鸿稀有。
舞腰销减不禁愁,怕一似章台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女子的愁苦与思念。她的眉眼轻盈而疏秀,常常因为谁而皱眉。春天的花瓣飘落,哪里不带着春愁,想来这并不是因为花儿的凋零。她的锦字香笺已经封存很久,只有几只稀疏的鸿雁飞过。她那轻盈的舞姿渐渐消减,无法抑制内心的愁苦,怕自己就像那章台的柳,愁肠百结。
注释:
- 双蛾:指女子的眉毛,形容细长而美丽。
- 疏秀:形容眉毛疏朗而秀丽。
- 频皱:常常皱眉,表示内心的忧愁。
- 春愁:春天的忧愁,常常与离别和思念相关。
- 锦字香笺:用于书写的华丽纸张,封存的信件。
- 鳞鸿:鸿雁,象征离别和思念。
- 舞腰:指女子的舞姿。
- 章台柳:古代传说中的美丽女子,象征着愁苦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北宋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女性情感和自然景物相结合而著称。他的诗词风格清新细腻,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一落索》创作于宋代,这一时期,文人常常以诗词寄情于自然,抒发内心感受。社会环境中,士人多有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一落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春日愁苦的内心世界。诗中以“淡淡双蛾”和“为谁频皱”开篇,直接引出诗者因为思念而愁苦的情绪。落花与春愁的结合,描绘出一种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惆怅。诗人用“锦字香笺封久”表达了信件的长久未寄,暗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舞腰销减不禁愁”的描绘,表现出女子的舞姿因愁苦而减弱,情感的压抑让她无法再展现出往日的风采。最后一句“怕一似章台柳”更是升华了主题,章台柳象征着美丽却又悲伤的女子,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思念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展现了女子在春日中浓郁的愁苦情感,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理解,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淡淡双蛾疏秀”:形容女子的眉毛细长而美丽。
- “为谁频皱”:因思念或忧愁而常常皱眉。
- “落花何处不春愁”:春天的花瓣四处飘落,处处皆是愁苦。
- “料不是因花瘦”:并非因为花的凋零而愁,暗示愁苦的深远原因。
- “锦字香笺封久”:华丽的信笺封存已久,象征着未寄出的情感。
- “鳞鸿稀有”:鸿雁稀少,暗示离别的孤独。
- “舞腰销减不禁愁”:舞姿因愁苦而减弱,情感无法自控。
- “怕一似章台柳”:害怕自己像章台的柳,象征着愁苦的女子。
-
修辞手法:
- 比喻:以“章台柳”比喻女子的愁苦。
- 拟人: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增加情感的表达。
- 对仗:两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刻感受,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愁苦与孤独。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意象分析:
- 双蛾:象征女子的美丽与愁苦。
- 落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锦字香笺:代表着思念与未寄出的情感。
- 鳞鸿: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 章台柳:象征着美丽却充满愁苦的女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双蛾”指的是: A. 眉毛
B. 眼睛
C. 唇瓣 -
“锦字香笺”象征着: A. 美丽的花朵
B. 未寄出的情感
C. 伤心的回忆 -
诗中提到的“章台柳”象征: A. 离别与思念
B. 春天的花朵
C. 无忧无虑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陆游《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诗词同样描绘女性情感,常以自然景物衬托内心情感。
- 陆游的作品常涉及离别与思念,情感深厚,故事性强。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选读》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