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昌父山居八咏·霞牖》

时间: 2025-01-01 18:17:40

夕借月为烛,晨将霞作帘。

犹言贫到骨,不悟取伤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夕借月为烛,晨将霞作帘。犹言贫到骨,不悟取伤廉。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月光仿佛是蜡烛,清晨的霞光就像窗帘。即便说自己贫穷到骨头里,也不明白这样会伤害到自己的清白与名节。

注释:

字词注释:

  • :傍晚,黄昏。
  • :借用,利用。
  • :月亮,指夜晚的光亮。
  • :清晨,早晨。
  • :晨曦,早上的彩云。
  • :窗帘,用来遮挡光线。
  • 犹言:仍然说。
  • 贫到骨:贫穷到了极点,形容极度贫困。
  • 不悟:不明白,不领悟。
  • 取伤廉:损伤自己的名节和清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贫到骨”以及对清晨霞光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名节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隐居山林时期,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及对贫困与名节的深刻理解。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许多文人选择隐居,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清白,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夕阳与晨霞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诗人以“月”为烛,借用月光的柔和来照亮夜晚,显示出他在贫困中仍能享受自然之美的乐观态度。而“霞作帘”则描绘了清晨缥缈的美景,仿佛生活中有着无限可能。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转向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明即便身处困境,仍需保持自己的名节与清白。诗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意识到贫困对人格的影响,体现出对名节的珍视与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自然美的描绘,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夕借月为烛:傍晚时分,诗人借用月光作为烛光,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生活状态。
  2. 晨将霞作帘:清晨的霞光像窗帘一样轻柔,展现出自然的美丽,给人以柔和与温暖。
  3. 犹言贫到骨:即便生活贫穷到了极点,诗人用“贫到骨”表达出对自身困境的无奈。
  4. 不悟取伤廉:诗人提醒自己,不能因为贫穷而损害自己的清白与名节,强调了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烛光,霞光比作帘,增强了诗的意象美。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困境中追求名节与清白的思想,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日夜交替的景象,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柔和,代表着诗人对晚间生活的思考。
  • :象征希望与美好,代表着诗人对晨曦的向往。
  • :象征生活的困苦,但也反映出对内心追求的坚守。
  • :象征名节与道德,强调人应保持高尚品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夕借月为烛”意指: A. 月光明亮
    B. 用月光代替蜡烛
    C. 诗人喜欢晚上
    D. 诗人讨厌夜晚

  2. “不悟取伤廉”表达了什么思想? A. 贫穷无所谓
    B. 要保持清白与名节
    C. 生活很快乐
    D. 享受贫穷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的“霞牖”和陆游的“秋夜将晓”,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杨万里更偏向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而陆游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亲情的怀念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杨万里诗集》
  2. 《宋代诗人的人生与思想》
  3.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