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题王叔明听松图》
时间: 2025-01-10 00:21: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山深处有人家。细路欹斜。长松万树围茅屋,响寒涛天际青霞。曲涧平铺略约,飞泉高挂檐牙。幽人肥遁厌烦哗。云水生涯。携筇来有谈经客,露疏窗萝薜周遮。陋室居之何陋,满堂金玉无加。
白话文翻译:
在乱山深处有个村庄,细小的道路倾斜而行。成片的长松树环绕着茅草屋,远处的寒潮声与天边的青霞交融。曲折的山涧平缓延伸,飞泉高悬在屋檐之上。隐士厌倦了喧嚣的生活,选择了云水般的悠闲生活。携带竹杖的客人到来,与他谈论经义,窗外的露水和爬满藤萝的遮挡形成了一幅恬静的画面。陋室居住又何妨?满室的金银财宝又无法增添什么。
注释:
- 乱山:指山势复杂的地方。
- 细路欹斜:狭窄的小路倾斜而行。
- 长松万树:形容松树成片繁茂。
- 响寒涛:指远处海浪的声音。
- 曲涧:弯曲的山涧。
- 幽人肥遁:隐士厌倦世俗生活。
- 谈经客:来访的读书人,讨论经典。
- 陋室:简陋的房屋。
- 金玉无加:金银财宝的存在并不能提升生活的价值。
典故解析:
- 陋室生辉:源自唐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强调环境的简陋并不影响内在的精神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太清(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隐士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表现了对浮华世界的厌倦。正值清代社会动荡,诗人以山水为寄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风入松》通过描绘山中隐士的生活,展现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诗中“乱山深处有人家”引入了一个隐士的栖息之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和谐的氛围。细路的倾斜和长松树的围绕,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清新,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响寒涛天际青霞”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个地方的宁静与美丽,海浪的声音与天边的霞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在这里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携筇而来的谈经客,象征着对智慧与内心平静的追求。
最后几句“陋室居之何陋,满堂金玉无加”则是对物质与精神的反思。诗人以简陋的居所对比金玉财宝,强调内心的充实与满足才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表明他对物质追求的淡泊态度。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乱山深处有人家:引入场景,远离喧嚣的家。
- 细路欹斜:描述小路的崎岖,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
- 长松万树围茅屋:自然的环抱,表现出一种被自然赐予的宁静。
- 响寒涛天际青霞:声音与景色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惬意的氛围。
- 曲涧平铺略约:描绘出自然的曲折与和谐。
- 飞泉高挂檐牙:飞泉的灵动,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幽人肥遁厌烦哗:隐士对世俗的厌倦,透露出内心的宁静。
- 云水生涯:象征一种洒脱的生活状态。
- 携筇来有谈经客:隐士的访客,象征智慧与交流。
- 露疏窗萝薜周遮:自然的装饰,反映出生活的恬淡。
- 陋室居之何陋:反问,强调内心的富足。
- 满堂金玉无加:物质的富有无法增添精神的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水生涯”,比喻悠然自得的生活。
- 对仗:如“响寒涛”“飞泉高挂”,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携筇来有谈经客”,赋予客人情感,增强了人文气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强调精神的富足高于物质的追求,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浮华世界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山:象征自然的纯净与人类的渺小。
- 长松:象征坚韧与长寿。
- 寒涛:象征生命的波动与不安。
- 陋室:象征简陋与内心的富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乱山深处有人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繁华与热闹
B. 宁静与恬淡
C. 物质与金钱 -
“陋室居之何陋”中“陋”字的意思是: A. 豪华
B. 简陋
C. 干净 -
诗中提到的“谈经客”主要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友情与交流
C. 智慧与内心的探讨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风入松》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隐逸生活,但王维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而顾太清则更关注内心的宁静与物质的淡泊。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