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雁》

时间: 2025-01-10 09:53:43

一绳拖字叫新霜。

风起不成行。

楚天长短黄昏雨,甚年年飞泊潇湘。

万里悲秋作客,不知何处家乡。

七年头白卧秋光。

无梦到渔阳。

人今那识苏卿苦,盼音书地老天荒。

卖却卢龙古塞,怜卿不管兴亡。

意思解释

风入松 雁

作者: 赵熙 〔清代〕

原文展示:

一绳拖字叫新霜。风起不成行。楚天长短黄昏雨,甚年年飞泊潇湘。万里悲秋作客,不知何处家乡。七年头白卧秋光。无梦到渔阳。人今那识苏卿苦,盼音书地老天荒。卖却卢龙古塞,怜卿不管兴亡。

白话文翻译:

一条绳子拖着字迹,仿佛叫唤着新霜。风起时,却无法成行。楚地的天空,黄昏时分雨纷纷,年复一年,我在潇湘间漂泊。万里悲秋做客他乡,哪里是我的故乡呢?七年间白发苍苍,静卧在这秋光中。无梦到渔阳,人与人之间,谁能理解苏卿的苦楚?盼望音信,直至地老天荒。我甘愿抛弃卢龙古塞,只怜你不理兴亡。

注释:

  • 一绳拖字:形容字迹如同拖着的绳子,象征着书信或思念的牵绊。
  • 楚天:指楚地的天空,象征故乡。
  • 潇湘:潇水与湘江,常用来指代流浪与思念的地方。
  • 苏卿:指代诗人心中思念的人,可能是他的爱人或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熙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以清丽的诗风和深情的作品著称。生于一个书香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其诗作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赵熙漂泊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他的心境愈发沉重而深邃。

诗歌鉴赏:

《风入松 雁》是一首充满思念与伤感的诗。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渴望。开头以“新霜”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通过“楚天长短黄昏雨”,展现出作者对故乡景色的回忆,黄昏时分的细雨更是增添了几分惆怅。

“万里悲秋作客”一句道出了旅途的辛酸,作者在外漂泊,身处异乡,心中难免涌起对故乡的思念。接下来的“七年头白卧秋光”则进一步揭示了岁月的无情,白发苍苍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心酸。最后,作者通过“怜卿不管兴亡”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情,不在乎国家之事,只在乎彼此之间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与思念中所感受到的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绳拖字叫新霜:字迹如同拖着的绳子,表示书信的牵绊与思念。
  • 风起不成行:风起时却无法让思念起航,表现内心的无奈。
  • 楚天长短黄昏雨:楚地的天空,黄昏时分的雨,渲染出思乡的氛围。
  • 万里悲秋作客:身在他乡,感受秋天的悲伤,孤独的漂泊。
  • 不知何处家乡:对故乡的迷茫与不知,体现出游子的心境。
  • 七年头白卧秋光:经历七年,白发苍苍,感慨时间的流逝。
  • 无梦到渔阳:无梦可寻,渔阳象征着希望与归属。
  • 人今那识苏卿苦:人们不知她的苦楚,表达对爱人境遇的关心。
  • 盼音书地老天荒:期盼音信,愿意等到地老天荒。
  • 卖却卢龙古塞:舍弃卢龙的古塞,表达了对爱人深厚的情感。
  • 怜卿不管兴亡:只在乎彼此的情感,不再关心国家的兴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字迹比作拖着的绳子,形象而生动。
  • 对仗:如“万里悲秋作客”与“七年头白卧秋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爱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霜: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黄昏雨:象征思念与孤独。
  • :代表生命的萧条与岁月的流逝。
  • 家乡:象征归属感与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楚天”指代哪个地方?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2. “七年头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A. 年轻
    B. 失落
    C. 感慨岁月流逝
    D. 欢愉

  3. 诗中“怜卿不管兴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国家的关注
    B. 对爱人的深情
    C. 对未来的迷茫
    D. 对历史的感慨

答案:

  1. B. 南方
  2. C. 感慨岁月流逝
  3. B. 对爱人的深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李清照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赵熙的《风入松 雁》与李清照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赵熙的诗歌更多地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而李清照则在对花的描绘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两者都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但情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古诗词解读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