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登大观亭》

时间: 2024-12-29 18:36:13

万里初秋月,中江第一亭。

堑深规地险,祠古吊忠灵。

云共遥天碧,镫馀隔岸青。

登高发长啸,疑有蛰龙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里初秋月,中江第一亭。
堑深规地险,祠古吊忠灵。
云共遥天碧,镫馀隔岸青。
登高发长啸,疑有蛰龙听。

白话文翻译:

远方万里,初秋的明月照耀着这座位于中江的第一座亭子。
深深的堑壕和险峻的地势,古老的祠堂为忠灵而设,吊唁先贤。
白云与遥远的天空交相辉映,灯光照映下的青岸在对面显得格外迷人。
我登高而呼啸,似乎有潜藏的龙在倾听。

注释:

  • 万里:形容遥远的距离,这里指景色的广阔。
  • 初秋月:指秋天刚开始时的月亮,象征清冷和宁静。
  • 中江:指中江地区,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
  • :指深沟、壕堑。
  • :形容地势的险恶。
  • 忠灵:指忠臣的灵魂。
  • 云共遥天碧:形容云与天空的颜色相得益彰,清澈而明亮。
  • :指灯,照亮的意思。
  • 蛰龙:比喻潜藏的力量或人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振钧,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常常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夜月登大观亭》作于李振钧登高望远之际,表现了作者在初秋夜晚对自然美的感悟及对历史的追思。此时,社会正经历变革,诗人借此景抒情,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月”为引子,开篇便描绘了一幅广袤的秋景。诗人在初秋的夜晚,登上“中江第一亭”,不仅是为了欣赏美景,更是为了表达心中情感。从“万里初秋月”可见,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情热爱。接下来的“堑深规地险,祠古吊忠灵”则转向历史的沉思,表达了对古人忠诚與牺牲的敬仰。这种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使得诗作更加立体而深刻。

“云共遥天碧,镫馀隔岸青”在描绘夜景时,展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仿佛将人带入一个超然的境界。最后的“登高发长啸,疑有蛰龙听”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以呼啸表达心中的激荡,疑似潜藏的力量也暗示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与深厚的文化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初秋月:描绘初秋的夜晚,月亮照亮了万里大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辽阔的氛围。
  2. 中江第一亭:引入地点,强调亭子的独特地理位置,体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珍视。
  3. 堑深规地险:描写地势的陡峭险恶,暗示古战场的历史与沧桑。
  4. 祠古吊忠灵:提及古老的祠堂,表达对忠臣英灵的怀念。
  5. 云共遥天碧:展现自然的和谐美,云与空的交融。
  6. 镫馀隔岸青:灯光照映下的青岸,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夜色美感。
  7. 登高发长啸:诗人登高而呼,情感激荡,象征对历史的反思。
  8. 疑有蛰龙听:以“蛰龙”象征潜在的力量,暗示未来的无限可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蛰龙”作为潜在力量的象征,寓意深刻。
  • 对仗:如“云共遥天碧,镫馀隔岸青”,体现出汉诗的工整与和谐美。
  • 排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逐层描绘,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历史的缅怀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传达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清冷,代表诗人内心的情感。
  • :象征人文与自然的结合,代表诗人对历史的追思。
  • 堑深、规地险:象征历史的沉重与人类的苦难。
  • 云、天:象征广阔的自然与自由的心灵。
  • 蛰龙:象征潜在的力量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里初秋月”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疑有蛰龙听”中的“蛰龙”象征什么?

    • A. 过去的忠灵
    • B. 潜在的力量
    • C. 自然的美丽
    • D. 诗人的情感
  3. 诗中提到的“中江第一亭”指的是:

    • A. 一座山
    • B. 一座亭子
    • C. 一条河
    • D. 一座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夜的自然景色,表达了隐士生活的恬淡与宁静。
  • 李白《夜泊牛津》:以月亮为主题,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李振钧的思考历史和未来的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
  • 《李振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