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
法身通照没吾伊。
念念体分同异。
见是何曾是是,
闻非未必非非。
往来诸用不相知。
生死谁能碍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人和众生的寿命,为什么要在高低上划分彼此呢?
法身的光辉照耀着彼此,彼此之间没有真正的我与他。
每一念之间,体会到的都是同一与不同。
你看到的,何必一定是看到的?
你听到的,未必就是非的。
在这来来往往的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相互了解。
生与死,又有谁能阻碍你?
注释:
- 众生:指所有生物,特别是人类。
- 法身:佛教用语,指真实存在的智慧和真理。
- 念念:指每一个念头,强调意识的变化。
- 是是、非非:是与非的对立,指真假的判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伯端,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深邃的哲思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涉及人生哲理和佛教思想,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该诗作成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哲学的思考,探讨生与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生命的本质和真相。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哲学思考的深度和清晰的逻辑结构,展现了张伯端对生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诗中开头即以“人我众生寿者”引入,质疑人们为何要在生命的高低上进行划分。接下来,诗人通过“法身通照”一语,传达了佛教中“无我”的思想,强调人和人之间的共同性与相互联系。
“念念体分同异”则体现了意识的流动性和复杂性,诗人通过对“是与非”的反思,提醒我们在主观判断中可能存在的偏差。最后两句“生死谁能碍你”更是将思考推向高潮,直接指出生死并不应成为人们的羁绊,强调了内心的自由和解放。
整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呼唤人们超越表象,直面内心,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是一首充满智慧的哲理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质疑人为何要在生死上做高低之别。
- “法身通照没吾伊。”:强调法身的智慧照亮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状态,没有我与他之分。
- “念念体分同异。”:每一个念头都是相同又不同的,反映意识的复杂性。
- “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挑战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提醒我们判断可能是错误的。
- “往来诸用不相知。”:强调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无知。
- “生死谁能碍你。”:最终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心态,生死并不能真正阻碍内心的自由。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反问、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思辨性和哲理性。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本质的探讨,强调人们应超越生死的束缚,理解内心的自由与真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法身:象征着真实的智慧与真理。
- 念念:代表意识的流动与变化。
- 生死:象征着生命的终极课题,引发人对生存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法身”指的是什么? A. 物质的身体
B. 真实存在的智慧和真理
C. 身体健康 -
“生死谁能碍你”表达了什么思想? A. 生死是最重要的
B. 生死并不能影响内心的自由
C. 生死无所谓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王维的《终南山》与张伯端的《西江月(七)》均涉及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思考,但王维更侧重于景物描写与心境的和谐,而张伯端则更加强调内心的哲学思考和生死的超越。
参考资料:
- 《唐宋诗词选》
- 《中国古代哲学与诗歌》
- 《张伯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