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伟归黄山》

时间: 2025-01-19 17:57:46

心和无白发,长带一琴行。

几路到君屋,数峰当郡城。

妻儿贫自乐,丹药岁烧成。

未必圣明代,终令隐姓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伟归黄山
心和无白发,长带一琴行。
几路到君屋,数峰当郡城。
妻儿贫自乐,丹药岁烧成。
未必圣明代,终令隐姓名。

白话文翻译:

诗的整体意思是:心境平和,没有白发,常常带着一把琴四处游行。几条道路可以通往你的家,数座山峰就在郡城附近。妻子和孩子虽生活贫困,但自得其乐,丹药年年在烧制。未必在明圣之世,最终也会让人隐匿其名。

注释:

  • 心和:心境宁静。
  • 无白发:形容年轻或心态年轻。
  • 长带一琴行:长久携带着琴,意味着爱好音乐及游历。
  • 几路到君屋:指去朋友李伟的家有多条路可走。
  • 数峰:指群山,象征自然的壮丽。
  • 郡城:行政区域的城镇。
  • 妻儿贫自乐:妻子和孩子虽生活贫困,但仍感到快乐。
  • 丹药:指用以延年益寿的药物,象征追求长生。
  • 未必圣明代:未必在明君的时代。
  • 终令隐姓名:最终将隐匿姓名,不求名利。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徐照,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怀念。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友人李伟归黄山之际,诗中体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送李伟归黄山》是一首充满哲理与人情味的诗。诗人以“心和无白发”开头,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内心状态,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接着,诗人提到“几路到君屋”,暗示了朋友之间的亲近与往来。此句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路径,更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

“妻儿贫自乐”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理解与包容。尽管妻儿生活贫困,但他们依然能找到快乐,这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的深刻思考。接下来的“丹药岁烧成”则是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体现了人对生命的渴望。

最后两句“未必圣明代,终令隐姓名”,更是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诗人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认为不一定要在圣明之代显名,隐姓埋名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这种思想在当时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反映,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与接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以及对生活的哲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心和无白发”:意为心情安宁,年轻无忧。
    • “长带一琴行”:常携琴游历,象征自由与追求。
    • “几路到君屋”:多条路通往友人家,暗示友情的多样性。
    • “数峰当郡城”:描绘自然景观,象征安静与美好。
    • “妻儿贫自乐”:家庭的快乐超越物质匮乏。
    • “丹药岁烧成”:追求长生,反映对生命的思考。
    • “未必圣明代”:对历史的反思,强调名利的无常。
    • “终令隐姓名”:隐姓埋名是一种选择,表现出对世俗的超然。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心和无白发,长带一琴行”。
    • 比喻:用丹药象征追求长寿。
    • 意象:通过山峰、琴、家庭等意象,构建出一种和谐的生活画面。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李伟的祝福,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家庭的珍惜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平和与真实自我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音乐、自由与内心的宁静。
  • 山峰:象征自然的壮美与人文的交融。
  • 贫困:尽管物质匮乏,但依然能够找到快乐,反映了生活的哲学。
  • 丹药:象征长生不老的愿望,体现人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心和无白发”想表达什么?

    • A. 年轻的心态
    • B. 生活的压力
    • C. 朋友的怀念
  2. “妻儿贫自乐”中的“乐”指什么?

    • A. 物质的享受
    • B. 内心的快乐
    • C. 社交的快乐
  3. 诗中提到的“丹药”象征着?

    • A. 财富
    • B. 长生不老
    • C. 学问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诗词对比

    • 比较徐照的《送李伟归黄山》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均表达了友情与送别的情感,但徐照更着重于内心的平和与家庭的快乐,而王维则更强调对友人前途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惆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