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尘老归旧房》
时间: 2025-01-04 09:31: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尘老归旧房
作者: 徐照〔宋代〕
数间茅屋残山外,
片石崚嶒树影交。
给假两旬秋易尽,
相寻一舍地非遥。
盆栽怪木缘能画,
池养嘉鱼不入庖。
闻道水松三百步,
梦随流水到溪桥。
白话文翻译:
几间茅屋在残山之外,
碎石嶙峋,树影相交。
短暂的秋天即将结束,
但寻找一个地方并不遥远。
盆栽中的奇特树木可以画成画,
池塘里养着美丽的鱼儿,不必入厨。
听说水松距离这里三百步,
梦中我随流水来到小溪的桥边。
注释: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通常指简陋的居所。
- 崚嶒:形容山石的高耸和崎岖。
- 给假:指短暂的假期或时间。
- 一舍:指一处居所。
- 怪木:奇特的树木,指形状奇特或少见的植物。
- 嘉鱼:美好的鱼类,通常指可食用的鱼。
- 水松:松树的一种,生长在水边,指树木的自然环境。
- 溪桥:小溪上的桥,意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生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中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照在老年时回到故乡的情景写照,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诗歌中融入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送尘老归旧房》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游览故乡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开篇以“数间茅屋残山外”引入,营造出一种朴素而宁静的乡村氛围,展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随着诗句的推进,描绘了秋天的逐渐逝去,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诗中“盆栽怪木缘能画,池养嘉鱼不入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悠闲生活的渴望,似乎在追求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在最后两句“闻道水松三百步,梦随流水到溪桥”中,诗人将梦境与现实交融,意象丰富,寓意深远,展现了对家乡的眷恋与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了浓厚的田园诗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数间茅屋残山外:描绘了乡村的茅屋,环境简朴,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
- 片石崚嶒树影交:山石与树影交错,呈现出自然景观的层次感。
- 给假两旬秋易尽:时间的流逝,短暂的假期即将结束,显露出生活的无奈。
- 相寻一舍地非遥:寻找一个安静的居所并不远,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盆栽怪木缘能画:盆栽中的奇特树木,象征着自然的多样性与艺术的灵感。
- 池养嘉鱼不入庖:养鱼于池塘,暗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
- 闻道水松三百步:自然中的水松树,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梦随流水到溪桥:梦境与流水的结合,表现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盆栽的怪木比作美的艺术,暗示自然的灵感。
- 对仗:如“盆栽怪木”与“池养嘉鱼”,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风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屋:象征朴素与自然生活。
- 山石:代表自然的险峻与壮丽。
- 秋: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盆栽:象征对艺术与生活的追求。
- 水松:象征自然的灵动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徐照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的“盆栽怪木”指的是什么?
- A. 奇特的树木
- B. 普通的花草
- C. 小动物
- D. 盆景
-
诗中提到的“水松”距离三百步,代表了什么?
- A. 生活的烦恼
- B. 自然的美好
- C. 对故乡的回忆
-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徐照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徐照的诗更注重细节描写,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田园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