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云秀才下第》

时间: 2025-01-04 06:16:26

从来钓者意,岂不在得鱼。

饵寡鱼口多,曾非投竿疏。

向登百金贵,首尾必吹墟。

竭泽古所戒,但保腹中书。

风雷变有诗,且复归孟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方云秀才下第
梅尧臣

从来钓者意,岂不在得鱼。
饵寡鱼口多,曾非投竿疏。
向登百金贵,首尾必吹墟。
竭泽古所戒,但保腹中书。
风雷变有诗,且复归孟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钓鱼者的心思,钓鱼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捕到鱼。可是饵料虽少,却有很多鱼来咬钩,这并不是因为投竿不够勤快。去追求名利就像登上高位般珍贵,但最终往往会落得一无所有。竭泽而渔是古人所忌,唯一能保住的就是肚子里的书卷。风和雷中能够写出诗篇,且让我们回归到孟子的道理中去。

注释:

  • 钓者:指钓鱼的人,隐喻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 :钓鱼的饵料,这里象征着获取名利的手段。
  • 竭泽:古代成语,意为不顾后果地捕捞,指消耗殆尽。
  • 孟猪:隐含孟子所提倡的质朴、务实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东原,南宋初期诗人,擅长古体诗,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反映个人情感及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本诗是对一位名叫方云的秀才落第后送别的诗作。落第的方云在求取功名的道路上受挫,梅尧臣以钓鱼作喻,借此表达对方云的劝勉与安慰,希望他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专注于学问。

诗歌鉴赏:

《送方云秀才下第》通过钓鱼的比喻,巧妙地揭示了追求名利的艰辛与无奈。诗的开头以“从来钓者意,岂不在得鱼”引入,直接表明钓鱼者的目的在于收获,暗指追求功名的理想。而后“饵寡鱼口多,曾非投竿疏”则反映出现实的复杂,尽管渴望名利,但往往因资源有限而难以实现。

接下来的“向登百金贵,首尾必吹墟”,进一步强调了追求名利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许多时候名利只是一时的幻影,最终可能会落得一无所有。梅尧臣通过“竭泽古所戒,但保腹中书”,提醒人们应当珍惜知识与内涵,强调内心的充实比外在的荣华更为重要。

最后两句“风雷变有诗,且复归孟猪”则引导读者回归理想和真理,倡导一种质朴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是一则送别的诗,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从来钓者意,岂不在得鱼。
    表达钓鱼者的意图当然是希望能够钓到鱼,以此引出追求名利的主题。

  2. 饵寡鱼口多,曾非投竿疏。
    鱼虽多,却不一定能钓到,说明环境的复杂与机遇的稀缺。

  3. 向登百金贵,首尾必吹墟。
    高位的行当往往是昂贵的,但最终可能一无所获,反映了追名逐利的无奈。

  4. 竭泽古所戒,但保腹中书。
    提醒人们要珍惜内心的学问与知识,而非一味追求外在的成就。

  5. 风雷变有诗,且复归孟猪。
    提出在风雨变幻中依然能够写出诗篇,强调内心的坚定与理想,回归到质朴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钓鱼比喻追求名利,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结构严谨,前后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讽:通过对名利的追求与最终的失落形成对比,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钓鱼的隐喻,探讨了追求名利的艰难与无奈,强调知识与内心的充实比外在的荣耀更重要,展现了梅尧臣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觉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钓者:象征追求者。
  2. :象征获取名利的手段。
  3. :象征名利与成就。
  4. :象征知识与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钓者”的意图是什么? A. 休闲
    B. 得鱼
    C. 交友
    答案:B

  2. “饵寡鱼口多”表达了什么含义? A. 鱼多,易得
    B. 鱼少,难得
    C. 鱼多但难以捕捉
    答案:C

  3. “竭泽古所戒”中的“竭泽”指的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消耗殆尽
    C. 保留知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送友人》 王维:同样是送别诗,但更侧重于友谊的珍贵与离别的伤感。
  • 《夜泊牛津》 李白:表达了对理想与追求的思考,虽然形式不同,但主题相近。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宋诗选》
  3. 《梅尧臣诗集》
  4.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