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罗袄》
时间: 2025-01-17 08:32: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罗袄
别来书渐少,家远梦徒归。
念去燕来鸿,愁随秋到,
旧盟新约,心与天知。
楚江上木落林稀,
西风尚隔心期。
水阔草离离,
更皓月照影自伤悲。
白话文翻译
自从离别以来,书信逐渐减少,身在远方的我,梦中只是徒然归去。想到燕子归来,鸿雁飞去,愁绪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加深。旧时的盟誓和新的约定,心中只有我与天空知晓。楚江边树木已落,林木稀疏。西风依旧隔着我和你心中期盼的距离。水面宽广,草木稀疏,明亮的月光照在我的影子上,更加伤感悲伤。
注释
字词注释:
- 书渐少: 信件逐渐减少。
- 家远梦徒归: 身在远方,梦中只能徒然归去。
- 燕来鸿: 燕子和鸿雁,象征着分别与思念。
- 旧盟新约: 旧的誓言和新的承诺。
- 楚江: 指楚地的江河,常用作思乡的意象。
- 水阔草离离: 水面宽广,草木稀疏,表现了孤独的情感。
典故解析:
- 燕子归来、鸿雁传书,常用作表达思念和离别的意象,代表着亲人的联系和期盼。
- 楚江作为地名,常用来引发思乡情绪,具有浓厚的文化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感慨的深刻理解,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表达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尤其在秋天的季节,正值离别的时刻,诗人用优美的意象传达心中愁苦。
诗歌鉴赏
《红罗袄》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开篇便以“别来书渐少”引入,表达了自从离别后与家人联系的减少,这种信息的稀少让人感到无奈和孤独。接着,诗人通过“念去燕来鸿”将自己的思念与自然现象结合,不仅体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也反映了季节变化带来的愁绪。
“旧盟新约,心与天知”,这句表明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曾经誓言的珍视和对未来承诺的期待,尽管这种期盼似乎只能与天地共知,显示出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情感。后续描绘的“楚江上木落林稀”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秋天的萧瑟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形成了呼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转,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离愁和对故乡的眷恋,留下了无限的思索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别来书渐少: 自从分别以来,书信越来越少,暗示了彼此的疏远。
- 家远梦徒归: 在梦中只能回到远方的家,表现出对家乡的渴望和无奈。
- 念去燕来鸿: 想念离去的燕子和归来的鸿雁,象征着思念与期盼。
- 愁随秋到: 愁绪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加重,形成了季节与情感的连接。
- 旧盟新约,心与天知: 旧时的誓言和新的约定,只有心中明白,体现了对爱情的忠诚。
- 楚江上木落林稀: 描绘楚江边景象,树木落尽,显得荒凉,反映了内心的孤独。
- 西风尚隔心期: 西风依旧隔着彼此的心,暗示着距离和思念的痛苦。
- 水阔草离离: 水面辽阔,草木稀疏,增强了孤独的氛围。
- 更皓月照影自伤悲: 明亮的月光映照着自己的影子,感到更加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燕来鸿”比喻思念的信使。
- 拟人: “西风尚隔心期”使得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工整和韵律感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念和离愁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在离别后孤独的情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深化了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 象征着春天和归来,代表对亲人的期盼。
- 鸿雁: 表达远行和思念,常用作信使。
- 楚江: 作为地名,代表思乡情绪。
- 西风: 象征孤独和思念的情感。
- 皓月: 明亮的月光,常用于表达思念和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燕”与“鸿”分别象征什么?
- A. 离别与归来
- B. 幸福与悲伤
- C. 春天与秋天
- 答案: A
-
诗中“水阔草离离”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希望
- 答案: B
-
诗人用“西风尚隔心期”表达了什么?
- A. 期待相见
- B. 感受到距离的遥远
- C. 不再思念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 李白在月下独饮,表达了孤独与自我对话的情感,与《红罗袄》中的思念相呼应。
- 《月夜忆舍弟》: 杜甫在月光下思念兄弟,展现了深厚的亲情,与陈允平的思乡情感相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