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立春日卖春困)》

时间: 2024-09-19 21:57:31

窗影弄晴红。

欢笑成丛。

一声春困到衰翁。

回首太平儿戏事,雨过云空。

人世暗尘中。

如梦方浓。

也须留取自惺忪。

试问若教都困了,谁管春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立春日卖春困)
作者: 陈著〔宋代〕

窗影弄晴红。欢笑成丛。
一声春困到衰翁。
回首太平儿戏事,雨过云空。
人世暗尘中。如梦方浓。
也须留取自惺忪。
试问若教都困了,谁管春风。

白话文翻译:

窗外的阳光透过影子洒在红花上,欢声笑语汇成一片。
一声春困让年老的我感到疲惫。
回想往昔太平时光的儿戏,雨过天晴,云彩飘空。
在人世间的尘埃中,恍若一场梦。
也需留着那一丝惺忪的睡意。
试问如果人人都困倦了,谁来关心春天的风?

注释:

  • 春困:春天的困倦,常指春季人们容易感到昏昏欲睡的状态。
  • 衰翁:指年老的人,感叹自己年纪渐长。
  • 太平儿戏:形容过去安宁的日子如同儿童游戏一样简单。
  • 暗尘:指世间的烦扰与喧嚣。
  • 惺忪:指刚睡醒时的迷糊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立春之日,正值春季,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情景,表达对春天及生活的感慨,反映出年岁渐长的无奈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浪淘沙(立春日卖春困)》通过描写春天的气息与人们的心理状态,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诗人用窗外的阳光和欢声笑语引入,营造出一种春日温暖却又让人感到困倦的氛围。第一句“窗影弄晴红”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明媚,随之而来的“欢笑成丛”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愉悦。然而,随着“春困”一声的响起,诗人的情绪迅速转向,对年老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交织在一起。

“回首太平儿戏事,雨过云空”中,诗人回顾年轻时无忧无虑的日子,伴随着春雨过后宁静的天空,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然而“人世暗尘中”又让人意识到生活的复杂与无奈。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哲理的深邃感,令人沉思。

结尾的“若教都困了,谁管春风”则是诗人的反思,若人们都沉浸在困倦中,谁又会去关注春天的美好?这不仅是对生活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窗影弄晴红:窗外阳光透过,映照在红花上,描绘出春天的明媚。
  2. 欢笑成丛:欢声笑语汇聚成一片,生活的欢快气氛令人陶醉。
  3. 一声春困到衰翁:春天的困倦感袭来,使年老的我感到疲惫。
  4. 回首太平儿戏事:回忆往昔安宁快乐的日子如同孩子的游戏。
  5. 雨过云空:春雨过后,天空清朗,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6. 人世暗尘中:在世间的纷扰与尘埃中,隐含着生活的复杂与无奈。
  7. 如梦方浓:恍若梦境般的真实与虚幻交织。
  8. 也须留取自惺忪:还需留下一丝睡意,表达出一种无奈。
  9. 试问若教都困了:质疑如果人人都困倦了。
  10. 谁管春风:谁来关注春天的到来,隐含对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困比作一种状态,形象生动。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关注的责任,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雨过云空”与“人世暗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对年华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生活中琐事的思考,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窗影:象征着生活的窗口,透出春天的气息。
  2. 春困:代表着春天的慵懒与无奈。
  3. 欢笑: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美好时光。
  4. 太平:象征着安宁与和平的日子。
  5. 暗尘:暗示着生活的烦扰与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困”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春天的困倦
    C. 春天的希望
    D. 春天的烦恼

  2. “回首太平儿戏事”中“儿戏”意指? A. 大事
    B. 小事
    C. 游戏
    D. 梦

  3. 结尾的“谁管春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热爱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未来的憧憬
    D.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往事的追忆,风格上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深邃。
  • 苏轼《水调歌头》:描写了对人生的思考,情感与哲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