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瞌睡诗》

时间: 2025-01-19 18:10:10

瞌睡从何来,譬若风雨至。

曲几不待凭,虚棂那暇寄。

应人眉强撑,伸手扇已坠。

径游华胥国,欲见混沌帝。

齁齁自成腔,兀兀更有味。

息疎疑暂醒,气窒还扶醉。

儿童俗恼翁,摇膝问某字。

吻间仅一答,言下已复寐。

杂然拍手笑,欲嗔嗔不遂。

何曾参佛祖,先会点头意。

何曾逢曲车,流涎已沾袂。

不省罗短长,谁能问兴替。

阴天百怪舞,开口辄差异。

三百六十日,何似长瞌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瞌睡诗
作者: 罗椅 〔宋代〕

瞌睡从何来,譬若风雨至。
曲几不待凭,虚棂那暇寄。
应人眉强撑,伸手扇已坠。
径游华胥国,欲见混沌帝。
齁齁自成腔,兀兀更有味。
息疎疑暂醒,气窒还扶醉。
儿童俗恼翁,摇膝问某字。
吻间仅一答,言下已复寐。
杂然拍手笑,欲嗔嗔不遂。
何曾参佛祖,先会点头意。
何曾逢曲车,流涎已沾袂。
不省罗短长,谁能问兴替。
阴天百怪舞,开口辄差异。
三百六十日,何似长瞌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瞌睡的感慨,仿佛是风雨突至般,不由自主。坐在曲椅上竟无处可依,窗棂的虚空让人无暇寄托思绪。强撑着眉头,手一扇便又沉陷。仿佛梦游华胥国,想见混沌帝。由于瞌睡而自成一腔,愈发感到其乐无穷。虽然偶尔有醒来的念头,但却又因窒息而再次沉醉。儿童问老翁某个字,老翁只轻声答复,随即又再入梦。众人拍手欢笑,似乎想要发火却又做不到。何曾参拜佛祖,早已懂得点头之意。何曾坐上曲车,流涎湿了衣袖。不知罗衣长短,谁又能问兴替。阴天里百怪舞动,开口说话常常有差异。三百六十天,何如长久的瞌睡!

注释

  • 瞌睡:打盹,睡意。
  • 华胥国:传说中的理想国,象征梦境。
  • 混沌帝:传说中的神灵,代表混沌的状态。
  • 儿童俗恼翁:儿童向老者询问,体现了代际间的交流。
  • 阴天百怪舞:阴天的气氛让人感到奇怪,暗示心境的变化。
  • 三百六十日:指一年,表现时间的漫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椅,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达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瞌睡诗》创作于日常生活的闲暇时光,表达了作者对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生活节奏的反思。

诗歌鉴赏

《瞌睡诗》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在生活中感到疲惫却又充满幻想的状态。诗的开篇便以“瞌睡从何来”引入,仿佛在追问睡意的来源,随即通过“曲几不待凭,虚棂那暇寄”的描写,表现了无处可依的怅惘。接着,诗人将自己的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华胥国与混沌帝的意象,象征着作者对理想的渴望与梦境的追求。

在对话部分,儿童与老翁的互动展现了生活的琐碎与无奈,老翁的沉醉与儿童的天真形成鲜明对比,既有生活的幽默感也带出了一丝无奈的情绪。最后,诗人总结道:“三百六十日,何似长瞌睡”,将日常生活的繁忙与瞌睡的悠闲进行对比,呈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反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瞌睡从何来,譬若风雨至:瞌睡的来临如同风雨突至,措手不及。
  • 曲几不待凭,虚棂那暇寄:坐在曲椅上无处依靠,窗棂的虚空让人无暇寄托。
  • 应人眉强撑,伸手扇已坠:强撑着眉头,手一扇便又沉陷。
  • 径游华胥国,欲见混沌帝:仿佛梦游华胥国,想见理想中的神灵。
  • 齁齁自成腔,兀兀更有味:因瞌睡而自成一腔,愈发感到其乐无穷。
  • 息疎疑暂醒,气窒还扶醉:虽偶尔有醒来念头,但又因窒息而再次沉醉。
  • 儿童俗恼翁,摇膝问某字:儿童向老翁询问某个字,体现代际交流。
  • 吻间仅一答,言下已复寐:老翁只轻声答复,随即又再入梦。
  • 杂然拍手笑,欲嗔嗔不遂:众人拍手欢笑,似乎想发火却又做不到。
  • 何曾参佛祖,先会点头意:何曾参拜佛祖,早已懂得点头之意。
  • 何曾逢曲车,流涎已沾袂:何曾坐上曲车,流涎湿了衣袖。
  • 不省罗短长,谁能问兴替:不知罗衣长短,谁又能问兴替。
  • 阴天百怪舞,开口辄差异:阴天的气氛让人感到奇怪,暗示心境的变化。
  • 三百六十日,何似长瞌睡:一年三百六十天,何如长久的瞌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瞌睡比作风雨的来临,形象生动。
  • 拟人:儿童的问询与老翁的沉醉赋予了情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以幽默的语调探讨了现实生活的疲惫与梦境的美好,反映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对宁静与理想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瞌睡:象征疲惫与放松。
  • 华胥国:理想与梦境。
  • 混沌帝:象征神秘与渴望的境界。
  • 儿童与老翁:代际之间的交流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瞌睡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理想的追求
    • B. 生活的琐碎
    • C. 瞌睡与现实的对比
  2. “华胥国”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与梦境
    • C. 时间的流逝
  3. 诗中儿童与老翁的对话反映了什么?

    • A. 代际的隔阂
    • B. 生活的幽默
    • C. 对知识的渴求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梦李白二首》 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瞌睡诗》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涉及梦境与思考,但《静夜思》更多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而《瞌睡诗》则探讨了生活的疲惫与梦境的美好。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诗句

瞌睡从何来,譬若风雨至。下一句是什么

曲几不待凭,虚棂那暇寄。上一句是什么

曲几不待凭,虚棂那暇寄。下一句是什么

应人眉强撑,伸手扇已坠。上一句是什么

应人眉强撑,伸手扇已坠。下一句是什么

径游华胥国,欲见混沌帝。上一句是什么

径游华胥国,欲见混沌帝。下一句是什么

齁齁自成腔,兀兀更有味。上一句是什么

齁齁自成腔,兀兀更有味。下一句是什么

息疎疑暂醒,气窒还扶醉。上一句是什么

息疎疑暂醒,气窒还扶醉。下一句是什么

儿童俗恼翁,摇膝问某字。上一句是什么

儿童俗恼翁,摇膝问某字。下一句是什么

吻间仅一答,言下已复寐。上一句是什么

吻间仅一答,言下已复寐。下一句是什么

杂然拍手笑,欲嗔嗔不遂。上一句是什么

杂然拍手笑,欲嗔嗔不遂。下一句是什么

何曾参佛祖,先会点头意。上一句是什么

瞌睡从何来,下一句是什么

譬若风雨至。上一句是什么

譬若风雨至。下一句是什么

曲几不待凭,上一句是什么

曲几不待凭,下一句是什么

虚棂那暇寄。上一句是什么

虚棂那暇寄。下一句是什么

应人眉强撑,上一句是什么

应人眉强撑,下一句是什么

伸手扇已坠。上一句是什么

伸手扇已坠。下一句是什么

径游华胥国,上一句是什么

径游华胥国,下一句是什么

欲见混沌帝。上一句是什么

欲见混沌帝。下一句是什么

齁齁自成腔,上一句是什么

齁齁自成腔,下一句是什么

兀兀更有味。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