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舅安抚游东湖一聊云润衣红湿池荷雨拂而清》
时间: 2024-12-31 21:07: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庚伏人间暑气隆,纳凉留客咏诗翁。润衣红湿池荷雨,拂面清泠槛竹风。沙觜旧痕平不露,野湾新涨曲相通。画桡澹月人归处,万盖翻翻涌翠筩。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夏季,人间的暑气正浓,我邀请客人们在这里消暑、吟咏。雨水润湿了衣服,池塘中的荷花被淋湿,微风拂面,竹子在栏杆旁轻轻摇曳。沙滩上的旧痕迹已经被掩盖,野湾的新水涨起,曲折的水道彼此相连。画着小舟的淡月下,归人的去处隐约可见,万物都涌动着翠绿的波涛。
注释:
- 庚伏:指夏季的酷热。
- 纳凉:避暑。
- 咏诗翁:吟咏诗的老者。
- 润衣:衣服被雨水浸湿。
- 清泠:清凉。
- 槛竹风:栏杆旁的竹子随风摇动。
- 沙觜:沙滩。
- 平不露:平坦而不显露。
- 曲相通:曲折的水道相互连接。
- 画桡:划船。
- 澹月:淡淡的月光。
- 万盖翻翻:万物在波涛中翻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盛夏,诗人借助东湖的美景,抒发了对友人的热情款待和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雅的夏日场景,诗人在东湖的美丽环境中,招待朋友,吟咏作乐。诗的开头以“庚伏人间暑气隆”引入,直接点出了夏天的炎热,使读者感受到季节的氛围。接着“纳凉留客咏诗翁”展示了诗人以友为贵的情义,表达了对友人的欢迎和对诗歌的热爱。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如“润衣红湿池荷雨”,不仅描绘了雨后荷花的美丽,更渗透着一种清新和湿润的感觉;“拂面清泠槛竹风”则通过竹风的轻拂,营造出一份宁静与舒适。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沙滩和水道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的变化与生机,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画桡澹月人归处,万盖翻翻涌翠筩”则将视角转向归途,月光下的小舟和自然的波动,象征着归属感与安宁。整首诗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画卷,既有情感的温暖,也有自然的恬淡,令人心旷神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庚伏人间暑气隆:夏季炎热,人间的暑气正浓。
- 纳凉留客咏诗翁:我邀请朋友在这里消暑,吟咏诗篇。
- 润衣红湿池荷雨:雨水浸湿了衣服,池塘里的荷花也被雨淋湿。
- 拂面清泠槛竹风:微风拂面,竹子在栏杆旁轻轻摇曳,带来清凉。
- 沙觜旧痕平不露:沙滩上的旧痕迹已不再明显。
- 野湾新涨曲相通:野湾的新水涨起,曲折的水道彼此相连。
- 画桡澹月人归处:画着小舟的淡月下,归人的去处隐约可见。
- 万盖翻翻涌翠筩:万物在波涛中翻涌,生机盎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盖翻翻涌翠筩”,以“万盖”比喻万物的生机。
- 对仗:前后句中的意象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元素如风、雨等赋予人性,增添了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东湖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款待,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传递出一种清新、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纯洁、美好。
- 竹风:象征清凉与宁静。
- 月光:象征归属与温馨。
- 波涛: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庚伏”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
诗中“润衣红湿池荷雨”中的“润衣”指的是什么?
- A. 衣服干燥
- B. 衣服被雨水浸湿
- C. 衣服被风吹干
- D. 衣服被阳光照干
答案:
- B. 夏季
- B. 衣服被雨水浸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夜叹》 by 王安石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学箕的《外舅安抚游东湖》与王安石的《夏夜叹》,两者都描绘了夏季的自然景色,但刘学箕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安石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