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
时间: 2025-01-01 13:40: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
晁补之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经营似春雨,滋长地中绿。
兴来雷出土,万箨起崖谷。
君今似与可,神会久已熟。
吾观古管葛,王霸在心曲。
遭时见毫发,便可惊世俗。
文章亦技尔,讵可枝叶续。
穿杨有先中,未发猿拥木。
词林君张舅,此理妙观烛。
君从问轮扁,何用知圣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和可画竹的时候,我的心中已经有了画竹的构思。像春雨一样精心经营,滋润着大地的绿色。兴致来时,如雷声轰鸣,万竹在崖谷中拔地而起。你现在就像与可,心中灵感早已熟悉。我观察古人的作品,王权和霸权都在我的心曲中。遇到时代的机遇,便能震惊世俗。文章也是一种技艺,怎么能只看枝叶的延续。让箭穿杨,有先中之道,未发的猿猴也在树木间徘徊。词林的张舅,这道理犹如明灯照耀。你问我轮扁的事情,何必去读那些圣贤之书呢?
注释:
- 与可:指与可(王与可),古代著名的画竹者。
- 成竹:指心中已有画竹的构思。
- 经营似春雨:比喻用心良苦,如春雨般滋润万物。
- 兴来雷出土:形容灵感一来便如雷声般轰鸣,生机勃勃。
- 王霸:指古代王权和霸权的思想。
- 毫发:微小的事物,微不足道的事。
- 词林:指文学创作的领域,词的海洋。
- 轮扁:指扁鹊,古代名医,象征医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5-1125),字叔明,号石头,晚号白华山人,南宋初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内容多取材于自然和人文,追求真挚和自然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晁补之的晚年,赠予杨克,表达了对后辈的鼓励与期望。诗中提到的画竹、春雨等意象,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画竹”为引子,充分展示了晁补之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与可”的形象,象征着优秀艺术家在创作时的灵感与构思。诗的第一句便直入主题,表明了心中已有成竹的状态,接着以“经营似春雨”形容创作的细致和用心。春雨润物细无声,这与艺术创作的潜移默化相得益彰。
在诗中,晁补之还提到了“兴来雷出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灵感迸发时的激动与生机,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气势。接下来的几句则探讨了艺术创作的本质与价值,强调了创作不仅仅是技巧的延续,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诗的最后两句则引人深思,强调了真正的创造不必拘泥于经典,而应从自身的体验出发,探索自我。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积累与艺术审美,是一首富有启发性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表达了对画竹艺术的赞扬,暗示创作前的构思与酝酿。 -
经营似春雨,滋长地中绿。
比喻创作需要用心经营,如同春雨滋润万物,使得创作能够茁壮成长。 -
兴来雷出土,万箨起崖谷。
描述了灵感的瞬间爆发,仿佛雷声轰鸣时竹子从大地中冒出。 -
君今似与可,神会久已熟。
对杨克的鼓励,表明他已具备与可之才华。 -
吾观古管葛,王霸在心曲。
反映了对古代作品的欣赏,表明其内心深处对权威的思考。 -
遭时见毫发,便可惊世俗。
说明在合适的时机,微小的创作也能震撼世俗。 -
文章亦技尔,讵可枝叶续。
指出创作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应有创新与突破。 -
穿杨有先中,未发猿拥木。
比喻一个成功的创作要有明确的目标,未发的灵感也在等待机会。 -
词林君张舅,此理妙观烛。
提到张舅,说明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与影响。 -
君从问轮扁,何用知圣读。
质疑读书的必要性,强调实践与体验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经营似春雨”,将创作过程比喻为春雨,生动形象。
- 对仗:如“兴来雷出土,万箨起崖谷”,形成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竹子在诗中象征着生机与创作的灵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思考,强调灵感的重要性以及艺术创作需要用心经营的理念。同时,诗中还对后辈寄予了深切的期望,鼓励他们在艺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质,同时也是艺术创作的载体。
- 春雨:代表着滋润与生长,暗示创作需要时间与耐心。
- 雷:象征着灵感的突然爆发,充满活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与可”指的是谁?
- A. 王与可
- B. 杨克
- C. 张舅
-
“经营似春雨”中“经营”的意思是?
- A. 经营生意
- B. 用心创作
- C. 养殖动物
-
诗中提到的“王霸”主要代表什么?
- A. 统治者
- B. 艺术创作
- C. 自然现象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本诗的对比:两者均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反映战乱中的忧愁,而晁补之则更注重创作的过程与灵感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晁补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