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 其三》

时间: 2025-01-06 09:50:46

诛求岂必尽吹毛,名教如何置我曹。

一死许人忘母在,九重无路觉天高。

丝丝愁绪成机杼,鹿鹿心头似桔槔。

未是此身沈宦海,梦魂久已怯风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作 其三
作者: 顾永年

诛求岂必尽吹毛,
名教如何置我曹。
一死许人忘母在,
九重无路觉天高。
丝丝愁绪成机杼,
鹿鹿心头似桔槔。
未是此身沈宦海,
梦魂久已怯风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名教和生死的思考。诗人感叹,追求的事情未必都能尽如人意,外在的名教又如何能真正安置我们这些人。一死之后,世人可能会忘记母亲的存在,而在高高的九重天上又无路可寻。心中的愁绪如同织机上的丝线一样交织,心中烦闷如同鹿在桔槔下奔跑。其实,自己并没有真正沉溺于官场的泥潭,但梦中已然对风浪感到畏惧。

注释:

  • 诛求: 指追求和苛求。
  • 吹毛: 吹毛求疵,形容过于细致的挑剔。
  • 名教: 指社会伦理和道德教化。
  • 九重: 指九重天,古代传说中极高的天,象征着权势和地位。
  • 丝丝愁绪: 形容心中愁苦的情绪。
  • 机杼: 织布的工具,象征着生活的繁杂。
  • 鹿鹿: 形容心中烦乱不安的样子,像鹿一样不安。
  • 桔槔: 一种榨汁的工具,象征着生活的压迫感。
  • 宦海: 指官场,象征着权力斗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 梦魂: 形容梦中的状态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永年(约1640年-约1710年),字宗仁,号澹庐,清代诗人,生于江南,出身书香世家。顾永年一生经历了明清交替的历史变迁,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的时期。诗人感受到名利与社会道德的压力,同时也对生死有深刻的思考,反映出当时士人的困惑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顾永年对生存状态的反思。开头两句“诛求岂必尽吹毛,名教如何置我曹”,诗人对名教的质疑,表面上看似是在谈论社会伦理,实则反映了对自我价值的思考。接下来的句子“一死许人忘母在”,则让人感受到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奈。通过“九重无路觉天高”,诗人暗示了权力的高不可攀,以及在名利面前个人的渺小。

“丝丝愁绪成机杼,鹿鹿心头似桔槔”,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内心的愁苦和烦恼,仿佛生活的重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最后两句“未是此身沈宦海,梦魂久已怯风涛”则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逃避与恐惧,揭示了内心的脆弱与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感,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传达出诗人对生命、名教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感受。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诛求岂必尽吹毛
    追求和苛求未必都能细致入微。

  2. 名教如何置我曹
    社会的道德教化又怎能真正安置我们这些人。

  3. 一死许人忘母在
    一旦去世,世人可能会忘记母亲的存在。

  4. 九重无路觉天高
    在高高的九重天上,却感到无路可寻。

  5. 丝丝愁绪成机杼
    心中的愁绪如同织机上的丝线一样交织。

  6. 鹿鹿心头似桔槔
    心中烦闷如同鹿在桔槔下奔跑。

  7. 未是此身沈宦海
    其实自己并没有真正沉溺于官场的泥潭。

  8. 梦魂久已怯风涛
    梦中已然对风浪感到畏惧。

修辞手法:

  • 比喻: “丝丝愁绪成机杼”用机杼比喻生活的复杂与愁苦。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 “九重”象征权势与地位的高不可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教的质疑与对生死的反思,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对自由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愁绪: 代表内心的忧伤和烦恼。
  • 机杼: 象征生活的繁杂与无奈。
  • 九重: 代表理想和权力的高不可攀。
  • 风涛: 象征生活中的风浪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名教”指的是什么?
    A. 社会伦理与道德教化
    B. 名声与教育
    C. 个人理想
    答案: A

  2. “丝丝愁绪成机杼”中的“机杼”用来比喻什么?
    A. 生活的复杂
    B. 家庭的温暖
    C. 朋友的支持
    答案: A

  3. 诗中提到的“九重无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人生的希望
    B. 对权力的渴望
    C. 对无奈与孤独的感受
    答案: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顾永年的《偶作 其三》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顾永年更侧重于对社会名教的质疑,而李白则是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顾永年诗文集》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