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儿栋代运北征 其二》

时间: 2025-01-06 09:05:40

生儿廿岁余,教养无一善。

既失阿母欢,父亦罕见面。

寒不曾暖衣,饥不曾饱饭。

虽负读书名,谁与给笔砚。

所生尚如此,何况疏与远。

儿命本来穷,父又遭谪谴。

徒步出长城,三载忘其倦。

方喜共生还,谁料复征战。

禾黍或不登,荑稗时亦荐。

乃知秋实成,不在种贵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儿廿岁余,教养无一善。
既失阿母欢,父亦罕见面。
寒不曾暖衣,饥不曾饱饭。
虽负读书名,谁与给笔砚。
所生尚如此,何况疏与远。
儿命本来穷,父又遭谪谴。
徒步出长城,三载忘其倦。
方喜共生还,谁料复征战。
禾黍或不登,荑稗时亦荐。
乃知秋实成,不在种贵贱。

白话文翻译:

我出生已经二十多年,然而教养却没有一件好的。
自从失去母亲的欢笑,父亲也很少见面。
寒冷的日子从未暖和过,饥饿的日子从未吃饱过。
虽然有读书的名声,谁来给我提供笔墨和砚台呢?
我所处的境况已经如此,何况那些远离的亲属呢?
我的命本来就贫穷,父亲又遭受贬谪。
我徒步走出长城,三年间忘记了疲倦。
刚刚高兴能共同生还,谁知又要征战。
禾黍或许无法丰收,荑稗的草也时常生长。
因此我知道,秋天的果实成就,和种子的贵贱无关。

注释:

  • 生儿廿岁余:生下我已经二十多年。
  • 教养无一善:教养中没有一件好的事情。
  • 既失阿母欢:已经失去了母亲的欢笑。
  • 寒不曾暖衣:寒冷的时候从来没有温暖的衣服。
  • 饥不曾饱饭:饥饿的时候从来没有吃饱饭。
  • 虽负读书名:虽然有读书的名声。
  • 儿命本来穷:我的命本来就贫穷。
  • 徒步出长城:徒步离开长城。
  • 禾黍或不登:禾谷可能无法丰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永年,清代诗人,生于贫困家庭,经历了许多艰辛,作品多反映个人悲苦和家国情怀。他的诗风深沉,常以平实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顾永年经历了家庭变故和生活困苦之际,诗中体现了对父亲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开篇即以“生儿廿岁余,教养无一善”,直入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成长经历的痛苦回忆。诗人在生活的艰辛中,失去母亲,父亲又受到贬谪,形成了对家庭的失落感和对人生的无奈。这种感受在“寒不曾暖衣,饥不曾饱饭”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展现了生存的艰难。

诗中的意象,如“禾黍或不登,荑稗时亦荐”,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喻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对比,暗示了无论是贵贱,最终的结果都是秋实的丰收,体现了对命运的深刻理解与接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生活的真实描摹,又有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生儿廿岁余,教养无一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成长环境不幸的自述。
  • “既失阿母欢,父亦罕见面”强调了家庭的破裂和孤独感。
  • “寒不曾暖衣,饥不曾饱饭”描绘了其生活的困苦。
  • “虽负读书名,谁与给笔砚”反映了知识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 “所生尚如此,何况疏与远”指出了身边人的无助。
  • “儿命本来穷,父又遭谪谴”揭示了命运的无情。
  • “徒步出长城,三载忘其倦”表现了诗人顽强的生存意志。
  • “方喜共生还,谁料复征战”展现了战乱带来的不安。
  • “禾黍或不登,荑稗时亦荐”暗示了生活的不确定性。
  • “乃知秋实成,不在种贵贱”总结了对生活哲学的领悟。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如“寒不曾暖衣,饥不曾饱饭”,通过排比强调了生活的艰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个人在逆境中的坚持与思考,揭示了家庭、命运与生活的无常,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阿母:象征温暖和家庭的支持。
  • 寒、饥: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 禾黍、荑稗:代表丰收与失败的对比,寓意人生的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顾永年
    • B. 李白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家庭成员主要是哪位?

    • A. 祖母
    • B. 父亲
    • C. 母亲
  3. “禾黍或不登”中“禾黍”指的是什么?

    • A. 水稻
    • B. 谷物
    • C. 蔬菜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顾永年的这首诗更显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两者都体现了对命运和生活的不屈不挠的态度,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顾永年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清代文学与社会变迁》

相关诗句

生儿廿岁余,教养无一善。下一句是什么

既失阿母欢,父亦罕见面。上一句是什么

既失阿母欢,父亦罕见面。下一句是什么

寒不曾暖衣,饥不曾饱饭。上一句是什么

寒不曾暖衣,饥不曾饱饭。下一句是什么

虽负读书名,谁与给笔砚。上一句是什么

虽负读书名,谁与给笔砚。下一句是什么

所生尚如此,何况疏与远。上一句是什么

所生尚如此,何况疏与远。下一句是什么

儿命本来穷,父又遭谪谴。上一句是什么

儿命本来穷,父又遭谪谴。下一句是什么

徒步出长城,三载忘其倦。上一句是什么

徒步出长城,三载忘其倦。下一句是什么

方喜共生还,谁料复征战。上一句是什么

方喜共生还,谁料复征战。下一句是什么

禾黍或不登,荑稗时亦荐。上一句是什么

禾黍或不登,荑稗时亦荐。下一句是什么

乃知秋实成,不在种贵贱。上一句是什么

生儿廿岁余,下一句是什么

教养无一善。上一句是什么

教养无一善。下一句是什么

既失阿母欢,上一句是什么

既失阿母欢,下一句是什么

父亦罕见面。上一句是什么

父亦罕见面。下一句是什么

寒不曾暖衣,上一句是什么

寒不曾暖衣,下一句是什么

饥不曾饱饭。上一句是什么

饥不曾饱饭。下一句是什么

虽负读书名,上一句是什么

虽负读书名,下一句是什么

谁与给笔砚。上一句是什么

谁与给笔砚。下一句是什么

所生尚如此,上一句是什么

所生尚如此,下一句是什么

何况疏与远。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