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四首 首夏官舍即事》

时间: 2025-01-06 10:44:48

安石榴花开最迟,绛裙深树出幽菲。

吾庐想见无限好,客子倦游胡不归。

坐上一樽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

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安石榴花开最迟,
绛裙深树出幽菲。
吾庐想见无限好,
客子倦游胡不归。
坐上一樽虽得满,
古来四事巧相违。
令人却忆湖边寺,
垂柳阴阴昼掩扉。

白话文翻译:

榴花开得最晚,鲜红的花裙在深树中幽幽绽放。
我这小屋想必是个无比美好的地方,
可是游子你为何还不归呢?
即便坐在这满满的酒樽前,
历来四种事情却总是难以相合。
不禁让我想起湖边的寺庙,
那垂柳在阳光下阴影摇曳,昼夜掩住门扉。

注释:

  • 安石榴花:指石榴花,通常在夏季盛开,诗中用以象征时光的流逝。
  • 绛裙:形容花瓣鲜艳如红裙,给人以美的联想。
  • 吾庐:我的家,庐指的是居所。
  • 客子:指远方的友人或游子。
  • 四事:古人认为人生有四件事情难以兼得,诗中暗指人生的无常与矛盾。
  • 湖边寺:指的是与自然景色结合的寺庙,给人宁静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关心社会民生,情感真挚,常常表达个人的感慨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正值初夏,诗人居住的地方环境幽静,花开正盛。诗中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久居他乡的无奈与感慨,反映了他在逆境中的情感与哲思。

诗歌鉴赏:

《和子由四首·首夏官舍即事》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映射了苏轼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感。诗的开头以“安石榴花开最迟”引入,花开最晚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接下来的“绛裙深树出幽菲”则借景抒情,花朵在树下深藏,似乎映照了诗人内心的幽幽情愫。

在表达对游子思念的同时,苏轼也反思人生的无常,以“古来四事巧相违”来揭示人生的困境与矛盾,暗示了他所经历的政治风波与失意。最后两句“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则将诗意引向一个宁静的场景,表现出对归属感与安宁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安石榴花开最迟:引入季节,暗含时光流逝之感。
  2. 绛裙深树出幽菲:色彩与动作的结合,传达出花的美丽与生命力。
  3. 吾庐想见无限好:表达对自己家园的向往。
  4. 客子倦游胡不归:游子疲倦于游历,暗示对友人的思念及归属感缺失。
  5. 坐上一樽虽得满:酒虽满,心却空,反映内心的孤独。
  6. 古来四事巧相违:人生的矛盾与无奈,强调人生的困境。
  7. 令人却忆湖边寺:引发对宁静生活的回忆。
  8. 垂柳阴阴昼掩扉:柳树的影子象征着隐秘与安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与裙子作比较,突出花的美丽。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通过“倦游”的描写,使游子的状态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对人生无常与归属感的思考,反映了苏轼在逆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榴花:象征生命的绚烂与短暂。
  2. 绛裙:美的象征,体现出自然的魅力。
  3. 湖边寺:寄托着宁静与归属感的理想生活。
  4. 垂柳:象征隐秘与宁静,表达内心的淡淡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的《和子由四首·首夏官舍即事》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人的思念
    • B. 对富贵生活的追求
    • C. 对自然风光的赞美
  2. 诗中提到的“古来四事”主要指的是?

    • A. 生活的快乐与悲伤
    • B. 人生的无常与矛盾
    • C. 自然的变化与规律
  3. “垂柳阴阴昼掩扉”中的“阴阴”是形容什么?

    • A. 光亮
    • B. 幽暗
    • C. 温暖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善于借景抒情,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思考,但王维的诗更偏向于静谧的自然描写,而苏轼则融合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