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时间: 2025-01-17 09:14:22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意思解释

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展示: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白话文翻译:

在元丰六年的十月十二日晚上,我解开衣服准备入睡,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我心中欢喜,于是起身外出。我想找人一起享乐,于是便去了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未入睡,我们便在庭院中漫步。庭院下的水面如同明亮的镜子,水中藻类和水草交错,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不过像我们这样闲适的人不多罢了。

注释:

  • 解衣欲睡:解开衣服准备入睡。
  • 月色入户: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
  • 相与步于中庭:彼此在庭院中漫步。
  • 如积水空明:像是积水一样清澈明亮。
  • 藻荇交横:水里的藻类和水草交错在一起。
  • 何夜无月:哪一夜没有月亮呢?
  • 何处无竹柏: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丰富,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至杭州期间,表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在月色下与友人漫步,体现出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首描写夜游的诗,诗中充满了对月色和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在这首诗中,苏轼以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诗的开头,作者解衣欲睡,月光洒入,瞬间唤醒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受。接着,他想到没有人可以分享这份乐趣,于是出门去寻找友人张怀民。

在承天寺的庭院中,作者与怀民并肩而行,环境的描写宛如一幅静谧的画面,水面像镜子般清澈,映照着竹柏的影子,给人一种空灵、宁静的美感。苏轼通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的反问,表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即使生活中有许多烦恼,但在这样的夜晚,自然的美丽和友情的陪伴让人感到无比的快乐。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夜游的乐趣,更深藏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洒脱、豁达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时间地点明确,表现出一种随意的生活状态。
  2.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光的美好吸引了作者,让他心情愉悦。
  3. “念无与为乐者”——反映出作者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渴望。
  4.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行动的目的明确,显示出寻友的心情。
  5.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二人相聚,体现友谊的温暖。
  6. “庭下如积水空明”——形象生动的描绘出庭院的宁静。
  7.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细致入微的景物描写,增添了诗的意境。
  8.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哲理性思考,表达对自然的感悟。
  9.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强调闲适生活的珍贵,反映出诗人的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庭下的水面比喻为“积水空明”,突显清澈之美。
  • 反问:通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反映出诗人的思考和感慨。
  • 对仗:诗中有许多对称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通过夜游的场景,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宁静和理想的生活状态。
  • 竹柏: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代表内心的平静与清澈,映照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苏轼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怀民”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兄弟
    C. 诗人的老师

  3. 诗中“何夜无月”表明了什么? A. 诗人对月亮的喜爱
    B. 诗人对自然的思考
    C. 诗人对夜晚的恐惧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白居易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与李白的《静夜思》均描绘了夜晚的美景,苏轼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