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际会中兴日,来归异姓王。
艰危从战陈,淑谨自闺房。
眼看儿孙盛,身膺福寿长。
平生修净业,一念即西方。
白话文翻译:
在兴盛的时代相遇,归来的是异姓的王。
艰难险阻经历了战斗,品德高尚的人在闺房中保持谨慎。
眼看儿孙繁盛昌盛,自己也享受着福寿绵长。
一生中修身养性,一念之间便可往生西方。
注释:
- 际会:相遇,时机。
- 异姓王:指非自己家族的王,暗指外族的王。
- 艰危:艰难和危险。
- 战陈:指经历战斗的场景。
- 淑谨:品德高尚且谨慎。
- 闺房:指女性的内室。
- 膺:承受,承受福气和寿命。
- 净业:指修身养性,追求清净的事业。
- 西方:指西方极乐世界,佛教中修行成就的地方。
典故解析:
- 西方:在佛教中,西方极乐世界是信仰中理想的归宿,代表了修行与解脱的最终目标。
- 异姓王:在中国历史上,常常提及王朝更迭,异姓之王的归来象征着新的希望与变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戡,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常常结合历史典故,传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
这首挽诗是为纪念一位名为秦国太夫人的女性而作,表达了对她的敬仰与怀念,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家族的兴衰。诗中提及的“异姓王”暗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及人际关系的微妙。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盼。开篇提到“际会中兴日”,传达出一个时代的希望与光明,接着通过“艰危从战陈”展现了历史的艰辛与磨难。诗中“淑谨自闺房”一语,表现了女性的品德与内心的坚韧。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后代,表达了对儿孙繁荣的欣慰,象征着家族的传承与延续。
最后一句“一念即西方”则是将个人修养与宗教信仰相结合,强调了内心的追求与精神的归宿。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对社会变迁的敏锐观察,体现了深厚的人生哲学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际会中兴日:在兴盛的时代相遇,象征着历史的转折点。
- 来归异姓王:归来的是非家族的王,暗示外部力量的影响。
- 艰危从战陈:经历了战斗与艰难,表现出生活的苦涩。
- 淑谨自闺房:女性的品德与智慧,反映了内心的修养。
- 眼看儿孙盛:见证后代的繁荣,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 身膺福寿长:自己享受着福气与长寿,体现了对生活的满足。
- 平生修净业:一生致力于修身养性,表现追求内心的宁静。
- 一念即西方:通过内心的一念,可实现精神的解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艰危从战陈,淑谨自闺房”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西方”作为理想的寄托,象征着心灵的归宿。
主题思想:
这首诗展现了对历史的感慨,对家族的期盼,以及对个人修养的追求。通过描绘兴盛与艰难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兴日: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未来。
- 异姓王:象征着变革与外来的影响。
- 战陈:艰难与磨难的象征。
- 闺房:代表内心的修养与女性的智慧。
- 儿孙:象征着家族的传承与希望。
- 西方:象征着理想的归宿,心灵的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异姓王”指什么? A. 自己的王
B. 外族的王
C. 未来的王 -
“平生修净业”中的“净业”指的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修身养性
C. 从事商业 -
诗的最后一句“一念即西方”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精神解脱的向往
C. 对名声的渴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豪情。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与忧虑。
诗词对比:
- 蔡戡的《韩子温母秦国太夫人挽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在历史背景中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但蔡戡更侧重于对家族的思考与传承,而杜甫则更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 《诗经与唐诗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