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和靖八梅》

时间: 2025-01-04 09:16:01

暗裹寻香自不迷,照空焉用夜燃脐。

欲危疏朵风吹老,太瘦长条雨颭低。

孤艳几时同把盏,野香犹记助看题。

唐人未识高标在,浪自纷纷说李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暗裹寻香自不迷,照空焉用夜燃脐。
欲危疏朵风吹老,太瘦长条雨颭低。
孤艳几时同把盏,野香犹记助看题。
唐人未识高标在,浪自纷纷说李蹊。

白话文翻译:

暗中包裹着香气,自然不会迷失方向,
在空中照亮,何必在夜晚点燃香脐?
想要那疏落的花朵,在风中慢慢凋零,
太瘦的枝条在雨中低垂。
孤独的美丽,何时能与人共饮?
那野外的香气,仍记得当年的题词。
唐朝人未曾识得高雅的标准,
只是一味纷纷谈论李白的幽径。

注释:

  • 暗裹:暗中包裹,指隐秘而香气四溢。
  • :香脐,古代一种香料,常用于点燃。
  • 危疏朵:指稀疏的花朵,形容花朵分散。
  • :低垂的样子。
  • 孤艳:独特而鲜艳的花卉,形容其孤独的美。
  • 看题:题词,指在花前吟咏或作诗的情景。
  • 高标:高雅的标准或风格。
  • 李蹊:指李白的诗歌风格和风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铨(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和靖,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丽,常以花卉、自然为题材。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风貌,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和和靖八梅》是胡铨在和靖(今浙江一带)游历时所作,借梅花抒发对孤独和高洁的追求,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

诗歌鉴赏:

《和和靖八梅》以梅花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孤独和高洁的情感追求。从开篇的“暗裹寻香自不迷”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梅花的欣赏不仅在于它的外表,更在于其内在的香气与品格。接下来的“照空焉用夜燃脐”,则是对梅花在夜色中依然能够散发光辉的描绘,暗示了梅花的独特之处。

“欲危疏朵风吹老”一句,展现了梅花在风雨中逐渐凋零的无奈,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和美好的短暂。而“孤艳几时同把盏”则引发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似乎在期待能与他人分享这份孤独的美丽。

诗的末尾提到唐人未识的高标,意指当时对梅花的欣赏还未达到一种高度;李白的“李蹊”则象征着一种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孤独的生活态度,深刻而富有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暗裹寻香自不迷:暗中包裹着香气,自然不会迷失方向,说明梅花的香气令人向往。
  2. 照空焉用夜燃脐:在空中照亮,何必在夜晚点燃香脐?强调梅花的自然之美。
  3. 欲危疏朵风吹老:想要那稀疏的花朵在风中慢慢凋零,意指花朵的脆弱与短暂。
  4. 太瘦长条雨颭低:太瘦的枝条在雨中低垂,描绘了梅花在恶劣天气下的无奈。
  5. 孤艳几时同把盏:孤独的美丽,何时能与人共饮?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慨。
  6. 野香犹记助看题:那野外的香气,仍记得当年的题词,反映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
  7. 唐人未识高标在:唐朝人未曾识得高雅的标准,强调对梅花的欣赏还不够。
  8. 浪自纷纷说李蹊:只是一味纷纷谈论李白的幽径,暗指对李白的崇敬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孤独而高洁的存在。
  • 拟人:梅花在风雨中被赋予情感,显示其脆弱。
  • 对仗:整首诗在字数和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孤独美的追求和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梅花的深切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高洁、孤独的美。
  2. 香气:代表内在的美与品质。
  3. 夜晚: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4. 风雨:隐喻生命的艰辛与脆弱。
  5. 高标: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胡铨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李蹊”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李白
    • D. 王维
  3. 诗中“孤艳几时同把盏”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情的期待
    • B. 对孤独美的感慨
    • C. 对家乡的思念
    •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梅花的孤高与美丽,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
  • 李白的诗作:李白的诗多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对梅花的描绘,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和和靖八梅》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