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前韵》

时间: 2025-01-06 12:30:15

放逐归来户已篷,梦魂时到浙江东。

心如止水偏陶月,身似虚舟但逐风。

云路自怜飞鸟倦,山盟谁与白鸥同。

管城本乏封侯骨,人道中书却不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放逐归来户已篷,梦魂时到浙江东。
心如止水偏陶月,身似虚舟但逐风。
云路自怜飞鸟倦,山盟谁与白鸥同。
管城本乏封侯骨,人道中书却不中。

白话文翻译:

我被放逐后回到家中,门口已经搭起了篷帐,
梦中的灵魂偶尔回到浙江的东边。
我的心如同静止的水面,却偏偏陶醉于明月,
身子像一只虚船,只是随风漂泊。
在云路上自怜飞鸟的疲倦,
谁能与我分享这山盟海誓的情感,像白鸥一样?
管城本就缺乏封侯的资质,
人们说我有中书的才华,却又无法实现。

注释:

  • 放逐:指被贬或流放。
  • :一种临时搭建的帐篷或遮盖物。
  • 梦魂:梦中的灵魂或思绪。
  • 止水:指静止的水面,象征内心的宁静。
  • 虚舟:比喻漂泊无依的状态。
  • 云路:比喻高远的道路或境界。
  • 飞鸟倦:指飞翔的鸟儿感到疲惫。
  • 山盟:指坚定的誓言或承诺。
  • 管城:指管辖的城市或地区。
  • 封侯:指封爵或成为侯爵。
  • 中书:古代文官职称,指有才华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铨,宋代诗人,字宗道,号何斋,曾任官职,因政治原因而被贬。他的诗风清新,常以山水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胡铨被放逐后,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际的苦闷。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被放逐后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以“放逐”和“梦魂”引入,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情感深沉而悠长。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心如止水”和“身似虚舟”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的漂泊,既有对内心平静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失落的感叹。

“云路自怜飞鸟倦”一句,诗人不仅自怜,更引申出对自由与归属的追求。最后两句则显露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虽有才华,却因时运不济而感到无奈和失落,进一步深化了整首诗的主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放逐归来户已篷:描绘了诗人回到被放逐后的家,门口已搭起了篷帐,暗示着他被迫离开后的情感波动。
  2. 梦魂时到浙江东: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梦境中偶尔回到熟悉的地方,揭示了内心的孤寂。
  3. 心如止水偏陶月:心境如同平静的水面,陶醉于明月,展示了内心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4. 身似虚舟但逐风:比喻自己像一只空舟,随风漂泊,体现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5. 云路自怜飞鸟倦:在高远的云路上自怜飞鸟的疲惫,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6. 山盟谁与白鸥同:感叹山盟海誓的情感无处寄托,像白鸥一样孤独。
  7. 管城本乏封侯骨:承认自己的家乡缺乏成为显贵的条件。
  8. 人道中书却不中:虽有才华被人所知,却无缘实现,反映出诗人的无奈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如止水”、“身似虚舟”用以形象化内心的宁静与漂泊感。
  • 拟人:飞鸟倦,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人的情感,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悟。
  • 对仗:如“梦魂”和“心如止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失落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归宿与安宁。
  • 梦魂:代表思念与渴望。
  • 止水: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沉思。
  • 虚舟:象征漂泊与无依无靠。
  • 飞鸟:象征自由与向往。
  • 白鸥:象征孤独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放逐归来户已篷”中的“篷”指什么? A. 帐篷
    B. 房屋
    C. 河流
    D. 峡谷

  2.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愤怒
    C. 思乡与无奈
    D. 自豪

  3. “心如止水偏陶月”中“止水”象征什么? A. 外在的美好
    B. 内心的宁静
    C. 动荡的情绪
    D. 失落的梦想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自然和故乡的向往。
  • 李白《静夜思》: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李白与胡铨的思乡诗:李白的诗多以豪放而著称,情感直白;而胡铨则细腻、含蓄,情感在意象中缓缓流露,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