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湖》
时间: 2025-01-08 18:35: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西湖
—— 释绍嵩 〔宋代〕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处如春有眉目。
一番雨过吞青空,万顷无波鸭头绿。
望湖楼阁独自登,烟霏向背攒寒玉。
想见襄阳孟浩然,此中有句不容续。
道人长坐西山河,骨清气明韵出俗。
久居京阙厌尘土,一夕归心俊如鹄。
明窗为君研破砚,落笔转头风雨速。
龙山深处如定居,就彼结邻容我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诗人感受到湖边的景致和春天的气息。经过一场雨,湖面显得更加清澈,鸭子在湖中游弋,水面波澜不惊。诗人独自登上湖边的楼阁,云烟缭绕,寒意萦绕在周围,仿佛在回忆襄阳的孟浩然,想起他在此地创作的诗句,令人不忍继续。诗人感慨于西山的宁静,心境清明,超越世俗。在京城久居,心中厌倦尘世的喧嚣,终于在某个夜晚,归心似箭,如同高飞的鸿雁。明亮的窗前为朋友准备好砚台,写下的诗句如同风雨般迅速流转。最后,他在龙山深处如同安定下来,愿意与邻居交往。
注释
- 招提:指西湖的景点和景观,三百六指的是数量之多。
- 眉目:形容景点的轮廓和特点,带有生动的感觉。
- 吞青空:形容雨后天空清澈。
- 鸭头绿:指湖面上的鸭子与绿色水草交相辉映。
- 烟霏:指雾气或烟云,带有神秘色彩。
-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歌清新自然而受到后人敬仰。
- 骨清气明:形容人的气质清澈高雅,超凡脱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绍嵩是宋代的一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融入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西湖之游,正值春季,雨后初晴,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游西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感悟。诗中不仅描绘了西湖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开篇以“西湖招提三百六”引入,瞬时勾勒出西湖丰富的景点,随后通过“佳处如春有眉目”展现出春天的生机。这一系列的景象如同在眼前展开,令人心生向往。
而后面的描写则更为细腻,尤其是“一番雨过吞青空,万顷无波鸭头绿”,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雨后西湖的宁静与清新。诗人独自登楼,面对着烟雾缭绕的湖面,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进而回忆起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清新诗句,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在对西湖的描绘中,诗人表现出一种脱离尘世喧嚣的渴望,特别是“久居京阙厌尘土”的句子,更是道出了内心的疲惫与对自然的渴求。最后,诗人以“龙山深处如定居”结束,意图在于表达一种归属感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色,更富有哲理性,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达到了一种人我合一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处如春有眉目:西湖有三百六十个景点,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
- 一番雨过吞青空,万顷无波鸭头绿:经过一场雨后,天空变得清澈,湖面波光粼粼,鸭子在水中自由嬉戏。
- 望湖楼阁独自登,烟霏向背攒寒玉:独自登上湖边的楼阁,四周烟雾缭绕,寒气逼人。
- 想见襄阳孟浩然,此中有句不容续:想起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此创作的诗句,心中感慨不已。
- 道人长坐西山河,骨清气明韵出俗:长时间坐在西山的道人,气质清雅,超凡脱俗。
- 久居京阙厌尘土,一夕归心俊如鹄:在京城久居,厌倦世俗,终于回归自然,心情如同高飞的鸿雁。
- 明窗为君研破砚,落笔转头风雨速:在明亮的窗前为朋友准备砚台,写下诗句如风雨般飞快。
- 龙山深处如定居,就彼结邻容我卜:希望在龙山深处安定下来,与邻居交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俊如鹄”,比喻高洁的心境。
- 拟人:如“烟霏向背”,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情。
- 对仗:整首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内含和谐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寄托了他对心灵归属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 雨:象征着洗净尘埃,带来新的生机。
- 烟霏:象征着朦胧的美和超然的境界。
- 鸿雁:象征着自由和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游西湖》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释绍嵩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鸭头绿”主要是描绘: A. 湖面上的鸭子
B. 水草的颜色
C. 春天的气息 -
诗人对京城生活的感受是: A. 向往
B. 厌倦
C. 迷恋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游西湖》:两首诗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但杜甫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忧虑,而释绍嵩则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