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后夕》

时间: 2025-01-08 18:38:25

景物犹嘉夜,风光饯上元。

踏桥传旧俗,擪笛按新翻。

灯事行将懒,驹阴静可论。

芳筵列远使,万里靖篱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元后夕
—— 弘历 〔清代〕
景物犹嘉夜,风光饯上元。
踏桥传旧俗,擪笛按新翻。
灯事行将懒,驹阴静可论。
芳筵列远使,万里靖篱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后的夜晚,景色依然美好,夜空中灯光闪烁,似乎是在为上元节送行。人们走在桥上,传承着古老的习俗,悠扬的笛声伴随着新曲子在空气中回荡。灯会的热闹逐渐减退,夜色渐渐静谧,适合进行细腻的讨论。远方的席筵上,佳宾如云,万里之外的宁静篱笆也让人心生向往。

注释:

  • 景物犹嘉夜:景物仍然美好的夜晚。
  • 饯上元:为上元节(元宵节)送行,饯是送别的意思。
  • 踏桥传旧俗:走在桥上,传承着古老的习俗。
  • 擪笛按新翻:吹奏新翻的笛曲,擪是持笛的意思。
  • 灯事行将懒:灯会活动即将结束,懒表示不再热闹。
  • 驹阴静可论:小马的阴影下,适合静静讨论。
  • 芳筵列远使:美好的筵席上,远道而来的使者云集。
  • 万里靖篱藩:万里之外的宁静篱笆,表达思乡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弘历,即清代的乾隆皇帝(1711-1799),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统治期间国家繁荣,文化事业也相对兴盛。他的诗文创作功底深厚,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质,也有细腻的描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宵节后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气氛的留恋以及对传统习俗的珍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元宵节是重要的民间节日,象征着团圆和欢乐。

诗歌鉴赏:

《上元后夕》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元宵节后夜晚的宁静与优雅,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景物犹嘉夜,风光饯上元”开篇即营造出佳境,前半部分通过对灯会的描绘,展现出节日的热闹气氛。同时,诗人对古老习俗的传承和新曲的演奏,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珍视。而“灯事行将懒,驹阴静可论”则转入宁静的氛围,表现出节日过后的沉思与反思,暗示着生活的平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眷恋,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景物犹嘉夜:夜晚的景色依然美好,暗示着节日的欢愉。
  2. 风光饯上元:用自然风光来送别元宵节,展现节日的文化内涵。
  3. 踏桥传旧俗:走在桥上,传承着往日的习俗,体现了对传统的敬畏。
  4. 擪笛按新翻:新曲的笛声回荡,展示了节后悠然自得的状态。
  5. 灯事行将懒:活动渐渐冷却,映射出时间的流逝。
  6. 驹阴静可论:在静谧的环境中,适合进行深刻的讨论。
  7. 芳筵列远使:美好的筵席上,远道而来的宾客汇聚,象征着团圆与友谊。
  8. 万里靖篱藩:宁静的篱笆,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踏桥传旧俗,擪笛按新翻”,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灯会、桥、笛声等意象描绘出节日的热闹与节后安静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后的夜晚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意象分析:

  • 夜晚:象征宁静,隐喻思考与反省的时间。
  • 灯光:代表节日的热闹与欢乐。
  • :象征连接与传承,体现古老习俗的延续。
  • 笛声:象征艺术与文化的传承,展示生活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光饯上元”意指什么? A. 送别节日
    B. 迎接新年
    C. 纪念古人
    答案:A

  2. “踏桥传旧俗”中的“旧俗”指的是什么? A. 新年习俗
    B. 元宵节的习俗
    C. 春季习俗
    答案:B

  3.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宵夜》——李白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李白的《元宵夜》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而弘历的《上元后夕》则更侧重于节后宁静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节日不同阶段的魅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宵节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