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忠武王出师疏帖赞》
时间: 2025-01-14 20:25: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鄂忠武王出师疏帖赞》 作者:岳珂 〔宋代〕
於惟绍兴,扶危支倾。揠校涖戎,不识一丁。先生奋呼,起自诸生。经通谊明。笔妙墨精。翠微之诗,五岳之盟。祁阳整旅,东松纪行。迹遍九州,气凌三精。粤时出师,首兹抗旌。规模弗愆,忠愤莫撄。上心载嘉,奎章式形。谓腾何忧,惟尔责成。以百万师,观我甲兵。仅四十里,复我旧京。日却阳侯,星陨中营。苌血遂碧,狐史漫青。天不诱衷,曷其底宁。伤哉离骚,坐此修能,冰镂芷馨。惟帝鉴忠,惟人与诚。烈并褒鄂,志恢幽并。有奕龙迹,遹昭骏声。遗墨既刊,大猷是经。对于庙祧,岂惟云仍。
白话文翻译
在绍兴年间,扶持危难,支撑倾覆的局势。将军调动军队,却不认得一个士兵。先生高声呼喊,激励学生们奋起。道理通达,情谊深厚。笔墨灵巧,写作精致。翠微的诗篇,五岳的誓约。祁阳的军队整装待发,东松的游历记录。足迹遍布九州,气势凌驾三精。粤地出征,率先举起旗帜。计划周密而不失,忠心与愤怒无法平息。心中满载盛赞,奎章的模样显现。怎么会有忧虑,只有你需要承担。以百万军队,检阅我的甲兵。仅仅四十里,便可重回故京。日落时分,星辰坠落在营中。苌的鲜血染成碧色,狐的历史变得悠远。天不引导心思,何以能安宁?哀伤啊《离骚》,坐在这里修身齐家,冰雕的香草馨香。惟愿帝王能鉴别忠诚,惟愿人与人之间诚实相待。烈士们与鄂王并列,志向广阔而深远。有龙的踪迹,声势显赫如骏马。留下的墨迹已刊,伟大的道理成为经典。对于庙堂的荣光,岂止是云彩的浮现。
注释
- 扶危支倾:帮助那些处于困境的人,支持崩溃的局势。
- 揠校涖戎:调动军队,但不认得士兵。
- 经通谊明:经书通达,情谊明了。
- 翠微之诗:指的是美丽的诗篇。
- 五岳之盟:五岳象征着坚定的誓言。
- 日却阳侯,星陨中营:日落和星辰陨落形容时间的流逝与战斗的艰难。
典故解析
- 《离骚》:是屈原所作的长篇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政治腐败的抨击。
- 奎章:指的是古代的书法和文化,象征着文人墨客的风范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诗人,擅长写诗,风格优雅,常关注历史与忠诚主题。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绍兴年间,表达了对忠勇精神的推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英雄的崇敬。
诗歌鉴赏
《鄂忠武王出师疏帖赞》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岳珂通过对“忠勇”的赞美,展现了古代士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在诗的开头,诗人以“扶危支倾”引入,表达了对国家困境的忧虑与关心,揭示了忠臣良将的责任。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描绘了从整军出征到战斗的气势,将忠诚与愤怒相结合,表达了士人对国家的热爱与忧虑。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日却阳侯,星陨中营”,不仅描绘了战斗的艰难,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诗的最后,诗人提到“惟帝鉴忠,惟人与诚”,强调了忠诚与诚信的重要性,呼吁人们珍视这些美德。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显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希冀。通过对忠勇精神的歌颂,诗人传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与对英雄的崇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於惟绍兴,扶危支倾:在绍兴年间,要帮助那些处于危难之中的人。
- 揠校涖戎,不识一丁:调动军队,但对士兵不熟悉。
- 先生奋呼,起自诸生:老师高声召唤,激励学生们奋起。
- 经通谊明:道理精通,情谊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军队的调动比作教师的呼唤,强调教育与军事的关系。
- 对仗:如“规模弗愆,忠愤莫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忠诚与责任的赞美,强调了在危机时刻,士人应当挺身而出,捍卫国家与民族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忠勇:代表了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 历史: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象征着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扶危支倾”指的是什么?
- A. 支持朋友
- B. 帮助国家
- C. 帮助家庭
-
“日却阳侯,星陨中营”这句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 A. 战斗的胜利
- B. 战斗的艰难
- C. 战斗的欢愉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满江红·写怀》(岳飞)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满江红·写怀》同样展现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忧虑,且在情感表达上更为激烈。而《登高》则通过个人的感伤,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风格上更为沉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相关诗词资料
- 岳珂传记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