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

时间: 2025-01-14 05:29:33

情契居连屋,炊斋霤合烟,放怀行共出,得语坐相传,竹哀悼云深,芦窗月半穿。

桃源今得趣,堪赋拟前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情契居连屋,炊斋霤合烟,
放怀行共出,得语坐相传。
竹哀悼云深,芦窗月半穿。
桃源今得趣,堪赋拟前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同生活的深厚情感。他们住在连体的小屋中,煮饭时烟雾缭绕。两人放怀畅谈,一边行走一边交流,彼此的心声在静静的时光中传递。窗外竹林在深邃的云雾中轻轻摇曳,窗间的月光透过芦苇,投射出一半的光影。如今桃源的景致让人倍感愉悦,仿佛可以赋诗来追随前人的情怀。

注释:

  • 情契:情感的契合,指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 居连屋:指连体的小屋,象征亲密的生活环境。
  • 炊斋:指小厨房,炊烟袅袅,营造温馨的生活气氛。
  • 放怀:释放心情,放开胸怀。
  • 得语:得到交流,传递心声。
  • 竹哀悼:竹子在云深之处轻轻摇曳,有一种哀怨之感。
  • 芦窗:用芦苇制成的窗,象征自然与生活的交融。
  • 桃源:桃花源,传说中理想的生活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 《茅屋》作于一个宁静的乡村环境,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自然中生活的理想状态,反映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茅屋》这首诗通过描绘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诗的开头,作者以“情契”二字引入,既点明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为后文的描述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描绘了居住环境的温馨,炊烟袅袅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

而“放怀行共出,得语坐相传”,则表现了与友人一起游历的快乐,彼此间的交流显得尤为珍贵。这里的“放怀”一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洒脱和对生活的热爱。

后半部分,诗人以“竹哀悼云深,芦窗月半穿”描绘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竹林与云雾的交融,月光透过芦窗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遐想空间。最后,提到“桃源”一词,既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人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赋诗,与古人共享这份美好。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生活以及友情的热爱,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情契居连屋: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深厚,居住在一起的亲密。
  2. 炊斋霤合烟:小厨房的烟雾缭绕,呈现出温馨的生活氛围。
  3. 放怀行共出:与友人共同出游,放开心情,享受生活。
  4. 得语坐相传:在交流中,彼此的心声得以传递。
  5. 竹哀悼云深:描绘竹子在深云中摇曳,传达一种哀愁的意境。
  6. 芦窗月半穿:月光透过芦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7. 桃源今得趣:今时桃源的景致令人愉悦,象征理想境地。
  8. 堪赋拟前贤:可以赋诗,追随前人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理想的桃源,象征美好的生活状态。
  • 拟人:竹子和芦窗似乎在表达情感,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句中运用对仗的手法,使得意境更加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生活场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友谊、自然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情感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屋:象征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 :象征坚韧和雅致,传达诗人的情感。
  • 月光:象征宁静和美好,增添诗意。
  • 桃源:理想的世外桃源,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着什么?

    • A. 理想的生活境地
    • B. 繁华的城市
    • C. 古老的传说
    • D. 自然的灾难
  2. 填空题:诗中“放怀行共出,得语坐相传”表达了与友人一起____的快乐。

  3.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环境是一种喧闹的城市生活。 (对/错)

答案

  1. A
  2. 游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的乐趣,表达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
  • 王维的《山中杂诗》则融合了山水与人文情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的古诗词分析书籍及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