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季子寿黄循斋二首》

时间: 2025-01-14 10:30:03

自得遗书学子房,拟来辟谷并山阳。

仙乡不秘眼前道,俗相惭无肘后方。

经叶再传新雨露,桃花重发旧门墙。

呼儿慕后蓬莱还,勤爇南丰不尽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得遗书学子房,
拟来辟谷并山阳。
仙乡不秘眼前道,
俗相惭无肘后方。
经叶再传新雨露,
桃花重发旧门墙。
呼儿慕后蓬莱还,
勤爇南丰不尽香。

白话文翻译

我得到了遗留下来的书信,学习了子房的道理,
打算来辟谷隐居于山阳。
仙乡的道路并不神秘,眼前的道理清晰可见,
世俗的事情却让我感到羞愧,未能找到后路。
经典的教义再度传承,如同春雨滋润万物,
桃花再次在旧院墙上绽放。
呼唤孩子们向往着蓬莱的境地,
勤奋地焚香供奉南丰,香火不断。

注释

  • 子房:指汉代著名的谋士张良,因其学识和智谋而受到后人尊敬。
  • 辟谷:一种道家修行方法,意为不食谷物,以求得长生。
  • 仙乡:指理想中的仙境,代表着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 肘后方:比喻指路或退路,意指在困境中寻找出路。
  • 经叶:指经典的书籍或教义。
  • 南丰:可能指某种香料或祭品,常用于祭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阳枋,宋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对道家思想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思想变革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道教的影响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隐逸生活为主题,表达了阳枋对道教哲学的理解与追求。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内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开篇提到“自得遗书”,表达了对古代智者思想的向往,接着通过“辟谷并山阳”展现了他向往的隐居生活。诗中“仙乡不秘眼前道”一句,揭示了修道并不需要遥不可及的目标,只需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后半部分提到“桃花重发旧门墙”,则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暗示在岁月的流逝中,依然能在旧有的环境中找到新的生机。而最后几句“勤爇南丰不尽香”,则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坚持与追求,虽处于世俗之中,仍然保持着一颗向往仙境的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得遗书学子房:表达了诗人通过学习古人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2. 拟来辟谷并山阳:说明其希望隐居于山野,追求清净自在的生活。
  3. 仙乡不秘眼前道:强调理想的生活并不遥远,而是在当下的选择中。
  4. 俗相惭无肘后方: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世俗生活的羞愧。
  5. 经叶再传新雨露:比喻经典的思想如同新雨滋润万物,带来新生。
  6. 桃花重发旧门墙:象征着新生命的到来与希望的重现。
  7. 呼儿慕后蓬莱还: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生活的向往,呼唤下一代的追求。
  8. 勤爇南丰不尽香:强调了对理想生活的执着与努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经典传承比作“新雨露”,形象生动,传达出文化滋养的意味。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呈现出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意象:桃花、香火等意象象征着希望与生命,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由与内心平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 仙乡: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代表着人们向往的纯净与自由。
  • 桃花: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代表着旧环境中仍能绽放的新生。
  • :象征着祭祀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执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子房”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张良
    B. 诸葛亮
    C. 苏轼
    D. 李白

  2. “辟谷”一词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A. 食谷物
    B. 不食谷物
    C. 隐居
    D. 学习

  3. 诗中提到的“南丰”象征着什么? A. 旧时生活
    B. 祭祀的香火
    C. 仙境
    D. 诗人的故乡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陶渊明与阳枋的诗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阳枋的诗歌更加强调对过去经典的承接与对未来的期望,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对当下生活的直接体验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道家文化与宋代诗歌》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