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和归去来集字十首 其九 李纲 〔宋代〕 旧隐北山北,结庐犹可寻。 曾传种松法,当遂采芝心。 有酒且觞客,无弦何用琴。 一生几量屐,慎勿废登临。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北山北边隐居,现在还能找到那个结庐的地方。 那里曾传授种松的方法,我应当继续采集灵芝的心愿。 有酒就招待客人,没有琴弦又何必弹琴。 一生中穿过多少双木屐,千万不要放弃登高望远的乐趣。
注释:
- 旧隐:指过去的隐居地。
- 北山北:北山的北边。
- 结庐:搭建简陋的住所。
- 种松法:种植松树的方法。
- 采芝心:采集灵芝的愿望。
- 觞客:招待客人饮酒。
- 无弦何用琴:没有琴弦的琴有何用处,比喻不必拘泥于形式。
- 几量屐:多少双木屐,指走过多少路。
- 慎勿废登临:千万不要放弃登高望远的活动。
诗词背景: 李纲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歌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的一个写照,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旧隐之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结庐犹可寻”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过去隐居地的深情回忆。“曾传种松法,当遂采芝心”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后两句“有酒且觞客,无弦何用琴”和“一生几量屐,慎勿废登临”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不拘泥于形式,享受生活的乐趣,并保持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
诗词解析:
- 首句“旧隐北山北,结庐犹可寻”:诗人回忆过去的隐居地,表达了对那段生活的怀念。
- 次句“曾传种松法,当遂采芝心”:诗人提到过去在那里学习种松的方法,并表达了继续采集灵芝的愿望。
- 第三句“有酒且觞客,无弦何用琴”: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即不拘泥于形式,享受生活的乐趣。
- 末句“一生几量屐,慎勿废登临”:诗人提醒自己不要放弃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
意象分析:
- 北山:象征隐居之地,代表简朴和自然。
- 种松法:代表对自然的热爱和学习。
- 采芝心:代表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
- 酒和琴:代表生活的乐趣和不拘泥于形式的态度。
互动学习:
-
诗中“结庐犹可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A. 过去的隐居地 B. 过去的城市生活 C. 过去的战争经历 D. 过去的学习经历 答案:A
-
诗中“无弦何用琴”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拘泥于形式 B. 享受生活的乐趣 C. 放弃对自然的热爱 D. 放弃对生活的探索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李纲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