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和归去来集字十首 其十 李纲 〔宋代〕 处世若大梦,吾生感行休。何须缚轩冕,且复傲林丘。云木千岩秀,烟波万壑流。忘机齐物我,鱼鸟与君游。
白话文翻译:
在世间生活如同一场大梦,我感到生命即将结束。何必束缚于官职荣耀,不如回归自然,傲立于山林之中。云雾缭绕的树木和千岩竞秀,烟波浩渺的河流穿越万壑。忘却机巧,与万物合一,与鱼鸟一同遨游。
注释:
- 处世:在世间生活。
- 大梦:比喻人生虚幻无常。
- 感行休:感到生命即将结束。
- 缚轩冕:束缚于官职荣耀。轩冕,指高官显爵。
- 傲林丘:傲立于山林之中。
- 云木:云雾缭绕的树木。
- 千岩秀:形容山峰众多且秀丽。
-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 万壑流:形容河流众多且流动。
- 忘机:忘却机巧,指超脱世俗。
- 齐物我:与万物合一。
诗词背景: 李纲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对时政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在归隐之后所作,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与自然山水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后者的向往和对前者的厌倦。诗中“处世若大梦”一句,以梦喻人生,暗示人生的虚幻和无常。“何须缚轩冕,且复傲林丘”则直接表达了对官职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向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诗词解析:
- 首句“处世若大梦”,以梦喻人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虚幻的感慨。
- 次句“吾生感行休”,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即将结束的感慨。
- 第三句“何须缚轩冕”,直接表达了对官职的厌倦。
- 第四句“且复傲林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第五句“云木千岩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强化了这种向往之情。
- 第六句“烟波万壑流”,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色。
- 第七句“忘机齐物我”,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 末句“鱼鸟与君游”,以鱼鸟为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处世若大梦”,以梦喻人生,表达人生的虚幻。
- 对仗:“云木千岩秀,烟波万壑流”,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拟人:“傲林丘”,将自然拟人化,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意象分析:
- 云木:云雾缭绕的树木,象征自然的神秘和美丽。
- 千岩:众多的山峰,象征自然的壮丽和多样性。
-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象征自然的宁静和深邃。
- 万壑:众多的河流,象征自然的流动和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处世若大梦”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
诗中“何须缚轩冕”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厌倦? A. 自然山水 B. 官场生活 C. 人生虚幻 D. 生命结束 答案:B
-
诗中“忘机齐物我”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境界? A. 超脱世俗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官场的厌倦 D. 对生命的感慨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世俗的境界。
诗词对比:
- 李纲《次韵和归去来集字十首 其十》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但李纲的诗更多了一层对生命虚幻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纲的多首诗歌,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多首诗歌,有助于对比理解李纲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