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安福李令适轩》

时间: 2025-01-17 09:49:30

琳宫接丛霄,渌水连翠微。

幽花露林薄,好鸟娱清辉。

道人勤洒扫,令尹每忘归。

孝慈民父母,虎去蝗退飞。

来思僚友同,歌舞醉红衣。

定知与民乐,吏瘦吾民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题安福李令适轩
作者:黄庭坚(宋代)

琳宫接丛霄,渌水连翠微。
幽花露林薄,好鸟娱清辉。
道人勤洒扫,令尹每忘归。
孝慈民父母,虎去蝗退飞。
来思僚友同,歌舞醉红衣。
定知与民乐,吏瘦吾民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琳琅的宫殿接连着高耸的云霄,清澈的水流延伸至翠绿的山头。幽静的花朵在薄薄的晨露中悄然绽放,欢快的鸟儿在清辉中歌唱。道士们勤恳地打扫庭院,令尹(地方官)却常常忘记归家。诗人感慨到对百姓的孝顺与慈爱,如同父母一般,老虎已去,蝗虫也退去。思念同僚与朋友,歌舞之中醉倒在红衣之下。可以看出,官吏的勤政使百姓安乐,而他们自己却显得瘦弱。

注释

  • 琳宫:指华丽的宫殿。
  • 渌水:清澈的水。
  • 幽花:幽静的花朵。
  • 娱清辉:在清辉中歌唱、嬉戏。
  • 道人:道士。
  • 令尹:地方官。
  • 孝慈:孝顺和慈爱。
  • 虎去蝗退:比喻灾害的消失。
  • 醉红衣:形容欢快的舞蹈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理论家,生于1045年,卒于1105年。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与友人李令适的相聚之时,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也表达了对百姓安乐生活的关心。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通过对琳宫、渌水、幽花等意象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道士勤勉的形象,暗示着一种清闲自在的生活方式。诗中提到的“孝慈民父母”,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关心,强调了领导者应有的责任感。

黄庭坚在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官员的瘦弱与百姓的富足,反映出他对社会问题的深思。诗里的“虎去蝗退”象征着对灾难的消失,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安宁的期盼。最后两句“来思僚友同,歌舞醉红衣”,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聚会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琳宫接丛霄:描绘华美的宫殿与蓝天相接,表达一种高远的境界。
  2. 渌水连翠微:清水与青山相连,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
  3. 幽花露林薄:幽静的花朵在薄薄的露水中显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4. 好鸟娱清辉:快乐的鸟儿在清辉中嬉戏,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5. 道人勤洒扫:道士们勤劳地打扫,象征着对环境的重视。
  6. 令尹每忘归:地方官常常忘记回家,反映了对工作的投入。
  7. 孝慈民父母:表达对百姓如同父母般的关怀。
  8. 虎去蝗退飞:比喻灾难的消失,意味着社会的安宁。
  9. 来思僚友同:思念与同僚朋友的聚会。
  10. 歌舞醉红衣:通过歌舞的场景,表现出欢快的情绪。
  11. 定知与民乐:相信与民众的快乐是相互的。
  12. 吏瘦吾民肥:反映出官员的瘦弱与百姓的富足,暗含对社会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去蝗退”,形象地描绘出社会安宁的状态。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好鸟娱清辉”,赋予自然元素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对百姓的关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社会和谐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琳宫:象征着美好、富饶的生活。
  • 渌水:代表着清澈、纯粹的自然。
  • 幽花:象征着宁静与静谧。
  • 好鸟:象征着生机与快乐。
  • 孝慈:代表着对百姓的关爱与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琳宫接丛霄”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华美的宫殿与蓝天相接
    • B. 乡村的小屋
    • C. 破旧的房屋
  2. 诗中提到的“虎去蝗退”象征着?

    • A. 灾难的消失
    • B. 战争的来临
    • C. 自然的破坏
  3. 诗人对百姓的态度是?

    • A. 冷漠
    • B. 关心与爱护
    • C. 责备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描绘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美。
  • 李白《庐山谣》: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的《寄题安福李令适轩》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黄庭坚更关注社会现实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闲适和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黄庭坚诗文集》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