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时间: 2025-01-06 22:26: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
奔走半生头欲白,今年始得校书郎。
百家小邑万重山,惭愧斯民爱长官。
粳稻如云梨枣熟,暂留聊复为加餐。
病后浊醪都少味,老来欢意苦无多。
临行寂寞空相对,不作新诗奈客何。
白话文翻译:
我读书时还记得年轻时的狂妄,书卷万卷都能装满我的肚子。
奔波了半生,白发渐生,今年才终于成为校书郎。
在百家小镇和万重山中,我感到惭愧,因为百姓都爱那位长官。
稻米丰收像云一样,梨子和枣子也熟了,暂时停留为自己加餐。
生病后,喝的浊酒味道都变淡了,老来欢愉的心情也少得可怜。
临行时,孤独寂寞只能空对着,写不出新诗该怎么办呢?
注释:
- 校书郎:古代官职,负责校对和编辑文书,地位较低。
- 万卷纵横:形容读书很多,知识渊博。
- 粳稻:一种优质水稻。
- 浊醪:浑浊的酒。
- 欢意:快乐的心情。
典故解析:
- “百家小邑万重山”:描绘了作者身处的自然环境,体现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 “惭愧斯民爱长官”:反映了作者对地方官员的钦佩及自身的自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之弟。他的诗风平易近人,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辙在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读书的热爱、对官职的谦卑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反思。开篇以“读书犹记少年狂”引入,展现出年轻时的无畏与激情;而“奔走半生头欲白”则突显了人生的无常与沧桑,诗人从年轻的狂妄逐渐转向对自身地位的思考。通过描绘“百家小邑万重山”的自然景象,诗人表现出对故乡的浓厚感情,亦表达了对当地人民的惭愧之情。
在生活中,诗人看到丰收的景象,心中却涌起对自身境遇的感慨,“病后浊醪都少味”一句,传达了老来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无奈与失落。诗的最后,诗人以“临行寂寞空相对”总结了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创作灵感的渴望。整首诗在时间的流逝中,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读书犹记少年狂:回忆起年轻时的冲动与狂妄。
- 万卷纵横晒腹囊:形容自己读书很多,知识丰富。
- 奔走半生头欲白:经历了许多,白发早生,暗示人生的辛劳与岁月的无情。
- 今年始得校书郎:得到了一个低级的官职,带有自嘲意味。
- 百家小邑万重山:描绘了故乡的美丽环境,透露出对地方的眷恋。
- 惭愧斯民爱长官:对地方官员的钦佩与自我反省。
- 粳稻如云梨枣熟:丰收的喜悦,描绘了自然的富饶。
- 暂留聊复为加餐: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体现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 病后浊醪都少味:生病后,对美好生活的感知减弱。
- 老来欢意苦无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快乐的感觉越来越少。
- 临行寂寞空相对:临别时的孤独感与对创作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粳稻如云”,用稻米的丰盛比喻生活的富饶。
- 对仗:如“粳稻如云梨枣熟”,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 书卷:象征知识和学习的渴望。
- 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丰收的农田:象征生活的富裕和对自然的感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校书郎”指的是什么? a) 高级官职
b) 低级官职
c) 学者 -
诗人对年轻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a) 自豪
b) 狂妄
c) 无奈 -
“临行寂寞空相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a) 快乐
b) 孤独
c) 满足
答案:
- b) 低级官职
- b) 狂妄
-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苏辙与李白在描绘人生感受上都有深刻的哲思,但苏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更为豪放。两者在风格上呈现出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