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州圣祖殿诗 其六》

时间: 2025-01-06 23:00:57

九峰之杉,逍遥之楠。

易直且修,弗斫而堪。

新堂有严,四星在南。

朝廷之仪,万民所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峰之杉,逍遥之楠。
易直且修,弗斫而堪。
新堂有严,四星在南。
朝廷之仪,万民所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九座山峰上挺拔的杉树和悠然自得的楠木,形态笔直且高大,既不需要砍伐也能承受风雨。新建的堂宇气势庄严,四颗星星在南方闪烁。朝廷的仪式庄重而威严,受到万民的尊崇和敬仰。


注释:

  • 九峰之杉:指九座山峰上生长的杉树,象征着挺拔与坚韧。
  • 逍遥之楠:形容楠木生长的自由自在,表明一种自然美。
  • 易直且修:形容树木笔直又高大,形态优美。
  • 弗斫而堪:不需要砍伐就能生长得很好,体现自然之美。
  • 新堂有严:新建的殿堂显得庄严肃穆。
  • 四星在南:四颗星星在南方,可能指代天象与吉祥。
  • 朝廷之仪:指代朝廷的典礼或仪式。
  • 万民所祗:万民对朝廷的敬仰和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他是苏洵的儿子,苏轼的弟弟,与兄长共同倡导新学,推动文艺发展。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辙担任官职期间,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朝廷礼仪的尊重,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自然与秩序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场所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和谐的意境。开篇提到的“九峰之杉”和“逍遥之楠”,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树木的挺拔和优雅,象征着坚韧的品质,与诗人的理想人格相契合。

“新堂有严,四星在南”则转向人文景观的描绘,体现了新建殿堂的庄重与威严,仿佛在强调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四颗星星的意象,给人一种祥和与吉祥的感觉,似乎预示着国家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最后一句“朝廷之仪,万民所祗”不仅表达了对朝廷的尊重,也强调了人民对国家的忠诚与崇敬。整首诗在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文的认可中,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意境,反映出作者的家国情怀与对社会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峰之杉:描绘自然景象,强调杉树的挺拔。
  2. 逍遥之楠:表现楠木的悠然,反映自然的自由。
  3. 易直且修:强调树木的美丽,给人以视觉享受。
  4. 弗斫而堪:暗示自然的强大与生命力。
  5. 新堂有严:转向人文,体现建筑的庄严。
  6. 四星在南:引入星象,增强诗意。
  7. 朝廷之仪:强调朝廷的庄重礼仪。
  8. 万民所祗:总结全诗,表现人民的尊重与忠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九峰之杉”,将树木比作高大的象征。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现了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情感,体现了家国情怀和对社会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杉树:象征坚韧与挺拔,代表着自然的力量。
  • 楠木:象征自由与自然之美,传达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新堂:象征着秩序与庄重,反映出人文的精神追求。
  • 四星:象征吉祥与光明,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树木是: A. 榕树
    B. 杉树
    C. 松树
    D. 橡树

  2. “新堂有严”中的“堂”指的是: A. 学堂
    B. 住宅
    C. 殿堂
    D. 会议室

  3. 诗歌表现的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喜悦
    C. 和谐与崇敬
    D. 愤怒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比较苏辙的《筠州圣祖殿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自然与人文,但苏辙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尊重与礼仪,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感受。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传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多元风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苏辙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