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

时间: 2025-01-14 02:51:20

万山临汉江,杰立与岘偶。

杜公破三吴,磊落叔子后。

当年爱山意,无乃求自附,自比诚不慙,山水亦奇秀。

羊公苟有知,当为颔其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山临汉江,杰立与岘偶。杜公破三吴,磊落叔子后。当年爱山意,无乃求自附,自比诚不慙,山水亦奇秀。羊公苟有知,当为颔其首。

白话文翻译:

万山面对着汉江,高耸挺立与岘山相邻。杜公攻破三吴之地,英勇无畏,继叔子之后。当年喜爱山水的情怀,无非是想要自我附庸风雅,自我比较确实不感到羞愧,因为这里的山水确实奇异秀丽。如果羊公(指羊祜)有知,应当会点头称赞。

注释:

  • 万山:指众多的山峰。
  • 汉江:长江的支流,流经湖北等地。
  • 杰立:高耸挺立。
  • 岘偶:岘山,位于湖北襄阳。
  • 杜公:指杜预,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 三吴:古代地名,指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 磊落:形容人品行高洁,光明磊落。
  • 叔子:指叔孙通,汉代名将。
  • 无乃:岂不是。
  • 自附:自我附庸风雅。
  • 不慙:不感到羞愧。
  • 羊公:指羊祜,晋代名将,曾在襄阳镇守,有“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之句。
  • 颔其首:点头表示赞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文学家,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洵的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尤其擅长议论文章,其诗作亦有特色,风格质朴,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万山与汉江的壮丽景色,并通过杜预和叔孙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当年爱山意,无乃求自附”反映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自我期许和自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万山和汉江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壮丽,引出了对历史英雄的回忆和敬仰。诗中“杰立与岘偶”一句,既描绘了山的高耸,又暗含了对岘山的历史联想。杜预和叔孙通的典故,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也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最后,通过羊祜的典故,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自己能够欣赏并理解这些美景的自豪。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苏洵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山临汉江,杰立与岘偶。”:描绘了万山面对汉江的壮丽景象,高耸的山峰与岘山相邻,形成了一幅壮观的自然画卷。
  • “杜公破三吴,磊落叔子后。”:通过杜预攻破三吴的典故,展现了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同时也暗示了叔孙通的高洁品行。
  • “当年爱山意,无乃求自附,自比诚不慙,山水亦奇秀。”: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自己能够欣赏并理解这些美景的自豪。
  • “羊公苟有知,当为颔其首。”:通过羊祜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自己能够欣赏并理解这些美景的自豪。

修辞手法:

  • 比喻:“杰立与岘偶”中的“杰立”比喻山峰高耸挺立。
  • 拟人:“羊公苟有知,当为颔其首”中的“颔其首”拟人化,赋予羊祜点头称赞的动作。
  • 对仗:“万山临汉江,杰立与岘偶”中的“万山”与“杰立”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英雄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自我期许和自负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万山、汉江、杰立、岘偶、杜公、三吴、磊落、叔子、羊公。
  • 详细解释:万山和汉江构成了诗歌的主要自然意象,杰立和岘偶则增添了山的高耸和历史的厚重感。杜公和叔子是历史英雄的象征,羊公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杜公”指的是谁? A. 杜甫 B. 杜预 C. 杜牧 D. 杜琼
  2. “万山临汉江”中的“汉江”是哪条河流的支流? A. 黄河 B. 长江 C. 珠江 D. 淮河
  3. 诗中的“羊公”指的是谁? A. 羊祜 B. 羊欣 C. 羊昙 D. 羊士谔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自然的壮丽。
  • 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诗词对比:

  • 苏洵的《万山》与苏轼的《赤壁赋》: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苏洵的《万山》与杜甫的《望岳》:两者都通过对山岳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洵集》:收录了苏洵的诗文作品,是研究苏洵文学的重要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是了解宋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是了解古代文学背景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