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牡丹》

时间: 2025-01-04 07:40:48

渥丹容貌着霓裾,何事僧轩只一株。

应是吴宫歌舞罢,西施因醉误施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朱红牡丹 渥丹容貌着霓裾,何事僧轩只一株。 应是吴宫歌舞罢,西施因醉误施朱。

白话文翻译:

她的容貌如同涂抹了鲜艳的朱砂,穿着如同彩虹般的衣裳,为何在这僧人的轩室中只有这一株? 想必是吴宫中的歌舞已经结束,西施因为醉酒而误将朱砂涂抹在了牡丹上。

注释:

  • 渥丹:涂抹了鲜艳的朱砂。
  • 霓裾:彩虹般的衣裳。
  • 僧轩:僧人的居室。
  • 吴宫:指春秋时期吴国的宫殿。
  •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后被献给吴王夫差。
  • 误施朱:误将朱砂涂抹。

典故解析:

  • 吴宫歌舞:指春秋时期吴国的宫廷文化,以歌舞著称。
  • 西施因醉误施朱:西施是越国美女,被献给吴王夫差,传说中她因醉酒误将朱砂涂抹在牡丹上,这里用作比喻,形容牡丹的朱红色如同西施的妆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著称,对后世影响较大。此诗通过对朱红牡丹的描绘,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遐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诗人通过对朱红牡丹的描绘,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遐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朱红牡丹为题材,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遐想。诗中“渥丹容貌着霓裾”一句,以鲜艳的朱砂和彩虹般的衣裳来形容牡丹的美丽,形象生动。后两句“应是吴宫歌舞罢,西施因醉误施朱”,则巧妙地借用了西施的典故,将牡丹的朱红色与西施的妆容相联系,赋予了牡丹以历史和文化的内涵,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渥丹容貌着霓裾”:以鲜艳的朱砂和彩虹般的衣裳来形容牡丹的美丽,形象生动。
  • “何事僧轩只一株”:疑问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株牡丹为何独处于僧室的疑惑。
  • “应是吴宫歌舞罢”:借用吴宫歌舞的典故,暗示牡丹的美丽如同吴宫中的歌舞。
  • “西施因醉误施朱”:借用西施的典故,将牡丹的朱红色与西施的妆容相联系,赋予了牡丹以历史和文化的内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牡丹的美丽比喻为“渥丹容貌着霓裾”,形象生动。
  • 典故:借用吴宫歌舞和西施的典故,赋予了牡丹以历史和文化的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朱红牡丹的描绘,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遐想。诗人通过对牡丹的描绘,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渥丹:鲜艳的朱砂,形容牡丹的颜色。
  • 霓裾:彩虹般的衣裳,形容牡丹的美丽。
  • 吴宫:春秋时期吴国的宫殿,借用典故。
  •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借用典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渥丹容貌着霓裾”一句,形容的是: A. 西施的妆容 B. 牡丹的美丽 C. 僧室的装饰 D. 吴宫的歌舞

  2. 诗中借用的历史典故是: A. 越王勾践的故事 B. 吴宫歌舞和西施的故事 C. 春秋时期的战争 D. 唐朝的宫廷文化

  3. 诗的最后一句“西施因醉误施朱”,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西施醉酒后的行为 B. 牡丹的朱红色如同西施的妆容 C. 西施误将朱砂涂抹在牡丹上 D. 西施的美丽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禹偁的其他诗作,如《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风。
  • 其他描写牡丹的诗作,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

诗词对比:

  • 王禹偁的《朱红牡丹》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比,前者借用历史典故,后者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禹偁的诗作,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进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