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盏子 咏灯》

时间: 2025-01-01 12:18:04

一盏红釭滟玉膏,鸳绡皱处偏凝。

春夜照梳头,莲筹杳、凄清牙蒜犀钉。

便教煎尽银荷,奈芳心耿耿。

敲翠竹、悄唤绿翘檐前,兰灯将暝。

唤遍无人应。

且独自、纤手靠妆台,挑凤胫。

宛转处,重思省。

当时风细人静。

曾偎璧带流苏,剔银釭潜等。

红裯冷,空对并蒂灯花,怎生相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盏子 咏灯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一盏红釭滟玉膏,
鸳绡皱处偏凝。
春夜照梳头,
莲筹杳凄清牙蒜犀钉。
便教煎尽银荷,
奈芳心耿耿。
敲翠竹悄唤绿翘檐前,
兰灯将暝。
唤遍无人应。
且独自纤手靠妆台,
挑凤胫。
宛转处,重思省。
当时风细人静。
曾偎璧带流苏,
剔银釭潜等。
红裯冷,
空对并蒂灯花,
怎生相称。

白话文翻译:

一盏红色的灯光在玉膏中微微摇曳,
那鸳绡帷帐上皱褶的地方特别凝重。
春夜的灯光照着我梳头,
像莲花的筹码在幽暗中显得凄清。
即使把银色的荷花煎熬尽,
也难以解我那心中郁结的情感。
轻轻敲打翠竹,悄声唤来绿翘在檐前,
兰灯即将熄灭,
四下无人回应我的呼唤。
我独自纤手依在妆台,
挑着凤头钗。
在宛转的思绪中,重温往事。
当时微风细雨,四周静谧。
曾经依偎在带着流苏的璧上,
点亮银灯静静等待。
红色的裳子冷冷地,
空对并蒂的灯花,
这又如何能相称呢?

注释:

  • :光彩闪耀的样子。
  • 鸳绡:一种轻薄的绸缎,常用于窗帘或帷帐。
  • 莲筹:指莲花的筹码,这里用以喻指灯光。
  • 犀钉:犀牛的指甲,象征坚硬和清冷的感觉。
  • 银荷:用银色象征的荷花,寓意美好而清冷。
  • 翠竹:竹子,象征清新、宁静。
  • 绿翘:翘起的绿竹,形象生动,给人以清新之感。
  • 流苏:装饰物,象征着美丽和柔情。

典故解析:

“并蒂灯花”寓意着相互依存的情感,象征着美好而又短暂的爱情。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花、灯等意象来表达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清代诗人,以擅长词、曲和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江南美景,情感丰富,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写于春夜,灯光映照下,诗人独自思念往昔,表达了对往日情感的缅怀和对孤独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金盏子 咏灯》通过描绘灯光的细腻变化,展现了诗人在春夜的独处与思念。灯光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情感的寄托。诗中“春夜照梳头”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柔和而又温暖的氛围,但随之而来的孤独感又让人心生惆怅。“便教煎尽银荷,奈芳心耿耿”一句,传达了心中无法释怀的情感。诗人通过轻声敲打翠竹,试图唤醒沉睡的记忆,却发现回响的只是无尽的寂静。这种对比,使得孤独感愈加深刻,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无奈与渴望。

在“宛转处,重思省”中,诗人宛如在细腻的思绪中反复回味过去的点滴,细腻的情感流露无遗。最后以“红裯冷,空对并蒂灯花”收尾,情感达到高潮,既有美好的回忆,又充满了无奈的感叹。整首诗层层递进,情感细腻,是对春夜灯下孤独思念的深刻刻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盏红釭滟玉膏”:描写灯光如玉膏般温润,色泽鲜明。
  • “鸳绡皱处偏凝”:细腻描绘窗帘的褶皱,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凝重。
  • “春夜照梳头”:自然流露出一种温暖与宁静的氛围。
  • “莲筹杳凄”:用莲花的意象来渲染孤寂的情感。
  • “奈芳心耿耿”:表达了内心的苦闷与无法释怀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灯光如玉膏”,将灯光比作玉膏,增加了温柔感。
  • 拟人:“悄唤绿翘”,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当时风细人静”,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灯光为引子,描绘了春夜的孤独与思念,抒发了对美好回忆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光:象征温暖与希望,同时也承载着孤独。
  • 春夜:象征生机与希望,但在孤独的情境下显得格外凄清。
  • 莲花:象征纯洁与美好,暗含着对过往情感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釭”象征着什么? A. 希望
    B. 孤独
    C. 温暖

  2. “春夜照梳头”中的“春夜”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生机
    B. 孤独
    C. 宁静

  3. “宛转处,重思省”中的“重思”意味着什么? A. 回忆过去
    B. 忘记一切
    C. 期待未来

答案

  1. C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对灯的细腻描写。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对月光的抒怀。

诗词对比

  • 陈维崧与李清照: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表现了对孤独情感的细腻描写。陈维崧通过灯光和春夜的意象来表达思念,而李清照则通过月色与春风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两者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中的情感世界》

相关诗句

一盏红釭滟玉膏,鸳绡皱处偏凝。下一句是什么

春夜照梳头,莲筹杳、凄清牙蒜犀钉。上一句是什么

春夜照梳头,莲筹杳、凄清牙蒜犀钉。下一句是什么

便教煎尽银荷,奈芳心耿耿。上一句是什么

便教煎尽银荷,奈芳心耿耿。下一句是什么

敲翠竹、悄唤绿翘檐前,兰灯将暝。上一句是什么

敲翠竹、悄唤绿翘檐前,兰灯将暝。下一句是什么

唤遍无人应。上一句是什么

唤遍无人应。下一句是什么

且独自、纤手靠妆台,挑凤胫。上一句是什么

且独自、纤手靠妆台,挑凤胫。下一句是什么

宛转处,重思省。上一句是什么

宛转处,重思省。下一句是什么

当时风细人静。上一句是什么

当时风细人静。下一句是什么

曾偎璧带流苏,剔银釭潜等。上一句是什么

曾偎璧带流苏,剔银釭潜等。下一句是什么

红裯冷,空对并蒂灯花,怎生相称。上一句是什么

一盏红釭滟玉膏,下一句是什么

鸳绡皱处偏凝。上一句是什么

鸳绡皱处偏凝。下一句是什么

春夜照梳头,上一句是什么

春夜照梳头,下一句是什么

莲筹杳、凄清牙蒜犀钉。上一句是什么

莲筹杳、凄清牙蒜犀钉。下一句是什么

便教煎尽银荷,上一句是什么

便教煎尽银荷,下一句是什么

奈芳心耿耿。上一句是什么

奈芳心耿耿。下一句是什么

敲翠竹、悄唤绿翘檐前,上一句是什么

敲翠竹、悄唤绿翘檐前,下一句是什么

兰灯将暝。上一句是什么

兰灯将暝。下一句是什么

唤遍无人应。上一句是什么

唤遍无人应。下一句是什么

且独自、纤手靠妆台,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