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蕉叶》

时间: 2025-01-17 09:27:30

挑灯奥室围炉坐。

数更漏、铜壶滴破。

拨尽寒灰,兰膏未灭生花大。

照见影儿一个。

手冷无心连夜作,好花枝、停针无那。

密掩窗纱,晓来怕有霜风过。

且自和衣欹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蕉叶
陆求可 〔清代〕

挑灯奥室围炉坐。
数更漏铜壶滴破。
拨尽寒灰,兰膏未灭生花大。
照见影儿一个。
手冷无心连夜作,
好花枝停针无那。
密掩窗纱,晓来怕有霜风过。
且自和衣欹卧。


白话文翻译:

在昏暗的室内,我点亮了灯,围坐在炉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铜壶发出滴水声。
我拨开炉中的寒灰,香膏未灭,竟然有花儿盛开。
灯光照出我的身影。
手冷得没有心思继续写诗,
好像那美丽的花枝也停下了针线。
窗纱严密掩盖,清晨来临时,我害怕有霜风吹过。
我只好穿着衣服斜靠着入睡。


注释:

字词注释:

  • 奥室:指幽深的房间。
  • :指时钟,漏水以计时。
  • 兰膏:指兰香膏,香料之一。
  • 影儿:指自己的影子。
  • 停针:寓意停止工作或创作。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典故,但表达了深夜创作的孤独与无奈,符合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求可,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活跃于清代中期。他的诗歌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秋冬之交,诗人可能在寒冷的夜晚,面对孤独的创作环境,感受到内心的寂寞与无奈。


诗歌鉴赏:

《金蕉叶》是一首描写夜晚独自创作的诗,展现了诗人在寒冷夜晚的孤独情感。诗的开头“挑灯奥室围炉坐”,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创作环境,点燃的灯光和围炉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寂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数更漏铜壶滴破”则以细腻的声音描写,传递出时间的流逝,诗人面对这份寂静,心中难免产生感慨。

当“拨尽寒灰,兰膏未灭生花大”时,意象的转变引发了新的思考。虽然寒灰被拨尽,香膏依旧存在,似乎暗示着在孤独与寒冷中仍有一丝生机和希望。接下来的“照见影儿一个”则是对孤独的直白体现,诗人不仅感受到寒冷的手,更感受到心灵的孤独。

最后几句“密掩窗纱,晓来怕有霜风过”展现了诗人对外界寒冷的恐惧,暗示着即使在创作中,依然无法逃避现实的严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孤独与无奈,也反映出深秋冬季的萧瑟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挑灯奥室围炉坐”:点亮灯光,坐在幽暗的房间里围炉。
  2. “数更漏铜壶滴破”:听到时钟滴水声,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3. “拨尽寒灰,兰膏未灭生花大”:拨开炉中的寒灰,香膏未灭,反而开出了花。
  4. “照见影儿一个”:灯光照出我的身影,感到孤独。
  5. “手冷无心连夜作”:手冷得没有心思继续写作。
  6. “好花枝停针无那”:美丽的花枝也停下了针线,暗示创作停滞。
  7. “密掩窗纱,晓来怕有霜风过”:严密地遮住窗纱,清晨来临时害怕霜风。
  8. “且自和衣欹卧”:只好穿着衣服斜靠着入睡。

修辞手法:

  • 对仗: “挑灯”与“围炉”、“晓来”与“怕有霜风过”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兰膏未灭生花大”中兰膏比喻创作的灵感未尽。
  • 拟人: “好花枝停针无那”,花枝似乎有了情感,停下了动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孤独创作中的无奈与惆怅,同时也透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创作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光:象征希望和孤独的对比。
  • 炉火:代表温暖与创作的热情。
  • 寒灰:象征着创作的艰难与困境。
  • :代表灵感与美好的事物。
  • 窗纱:隔绝外界的寒冷与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是在什么环境下创作的?
    A. 室外
    B. 奥室围炉
    C. 花园

  2. “拨尽寒灰,兰膏未灭生花大”中“兰膏”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希望
    B. 诗人的灵感
    C. 自然的美

  3. 诗的最后一句“且自和衣欹卧”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疲惫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独情感。

诗词对比:
陆求可的《金蕉叶》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陆求可更侧重于创作的艰难,而李清照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